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等国于1963年签订《部分核禁试条约》,禁止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于1968年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禁止向无核国家转移核武器。苏美双方的举措
A.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遏制世界多极化趋势
C.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D.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
2 . 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
2020-06-19更新 | 412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51年,美国单方面纠集一些国家迫使日本签订了“旧金山和约”。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朝鲜蒙古等国家始终拒绝承认该“和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一直强调该“和约”是无效的非法的。由此可知,“旧金山和约”(     
A.建构了亚太新秩序B.是美日同盟的依据
C.助推了冷战的爆发D.不具有国际法效力
2022-12-23更新 | 244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B.成立华约组织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2019-08-11更新 | 524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3-2014学年重庆万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1989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1990年10月德国重新获得统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国际背景是(   
A.两极格局已经形成B.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不结盟运动兴起D.东欧剧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61年4月1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宣布古巴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次日凌晨,由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和武装的1500名雇佣军从危地马拉出发,在美国飞机和军舰的掩护下,登陆古巴南部猪湾,企图推翻古巴政府,但最终被击溃,史称“猪湾事件”。该事件爆发的背景是(     )
A.古巴导弹危机激化美苏矛盾B.北约成立加大武力干涉
C.美国实力下降实行战略收缩D.冷战局势加剧促使对抗升级
2022-10-06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016-11-27更新 | 997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了全球战略的四点行动计划,其中第四点为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使不发达地区的进步与发展能受益于我们(美国)的先进的科学和发达的工业”,“使他们走向自由的方向”,史称“第四点计划”。1950年计划开始实施,重点向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工业、教育、卫生、社会福利领域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到 1953年,美国财政拨款逾 3亿美元,在35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上千个援助项目。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印尼、泰国等国成为美国过剩产品的销售市场。在中东地区,美国鼓励私人资本投资石油开采业。到 1956 年,中东石油开采额中美国所占比例增加到 65%。在拉美地区,美国的原料生产与加工企业居于垄断地位。1963年,美国政府一特别委员会说,在马歇尔计划之后的援助中,大部分为军事援助,用于经济发展、教育卫生方面的援助极少,而且拨给的只是少数一些美国的铁杆盟友,大多数不发达国家几乎是什么也没有得到。

——摘编自刘国柱《第四点计划与杜鲁门政府在第三世界的冷战战略》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四点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第四点计划”。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摘编自《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必须记得,世界历史上享有相当长期和平的唯一时期,是势力均衡存在的时期。在某国家与其潜伏竞争者相继强大时,就会出现战争的危险。因此我相信美国要维持强势的世界。如果我们有强大且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相互抵制,甚至能够均衡,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

——1972年尼克松在《时代周刊》中的讲话

材料三   在冷战结束的初期,多极化曾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上正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反转,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之间的差距被拉大,而且越来越奉行更倾向于单边主义的政策,甚至一些美国人认为现在是一个单极世界。

——摘编自倪峰《关于多极化的一些思考》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当时外交政策的核心,简析该政策对当时世界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时代世界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与材料一相比,两者的外交政策有何异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冷战结束初期多极化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的表现,并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之间的差距被拉大”的原因。
10 . 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这
A.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B.是美国建设福利国家的一种努力
C.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D.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2018-01-22更新 | 584次组卷 | 22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