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二战后美苏两国“冷战”对抗过程中,一方面两国大搞军备竞赛,核武器数量节节攀升,另一方面两国又在不断进行核军控谈判,力图控制核武器的扩散和使用。这种矛盾的现象说明了
A.科技发展改变战争的观念B.美苏军事实力上的平衡
C.美苏两国的关系逐渐缓和D.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
2022-05-15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三模(康德卷)历史试题
2 . “美国队长”是美国漫威漫画公司于1941年3月塑造的超级英雄,二战期间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形象而广受欢迎。下图是1954年《美国队长》杂志第76期封面,标题为“美国队长重击共产主义”,画面中的美国队长打败了共产主义后民众欢呼雀跃。可见“美国队长”这一形象

A.受到了美国民众的普遍欢迎B.长期服务于美苏冷战
C.展现了卡通人物的艺术魅力D.努力传递美国价值观
2022-03-29更新 | 388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重庆B卷)-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3 .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积极与西欧国家结成大西洋联盟,并表示将为西欧的安全承担主要责任。进入1960年代后,美国却表示不愿为支持西欧联合而继续承担过多的经济和防务义务。美国对欧政策的这一变化(       
A.预示美国经济衰退B.加剧两极对抗格局
C.出于欧洲安全考虑D.源于联盟内部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46年9月,美英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后,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公开表示:“德国是欧洲的一部分,假如具有丰富煤铁资源的德国变成一个贫民院的话,欧洲的恢复……必将很慢。”为此,美、英大幅度削减了用于支付赔偿的德国工厂数量。这表明(     
A.美国开始实施欧洲复兴计划B.美英有意推动德国的统一
C.西欧的联合符合美国的利益D.德国成为对抗苏联的砝码
5 . 20世纪70年代卡特总统上台后,美国政府推行“新睦邻政策”,缓和同拉美国家的经济矛盾,主动解决美拉间的宿怨,如将巴拿马运河区主权归还巴拿马政府。这(     
A.旨在维护自身霸权地位B.放弃了门罗主义外交原则
C.缘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D.遏制了苏联在美洲的扩张
2024-03-08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四)历史试题
6 . 1954年,美国的多本杂志上宣传“在西欧,红色石油的滚滚洪流有淹没我们的自由精神的危险”,“自由世界的未来,系于中东的富饶油田”,并提出要将中东国家变成“西方在世界最重要的石油管道上的卫士。”美国此举旨在
A.加强控制西欧B.宣扬自由主义
C.控制中东国家D.开展石油冷战
2023-04-06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64年,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更多旗帜”计划,这是美国根据越南战场上的局势而采取的外交政策, 想以此来获得国际社会对美国越南政策的支持。但英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对该计划态度冷淡。据此 可知(     
A.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守势B.美国反战运动普遍爆发
C.欧共体促使欧洲走向联合D.资本主义阵营分化已显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冷战是指二成后的美国及其盟国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的经济遏制政策。1947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决定对苏联集团各国实行贸易管制,1950年西方国家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限制成员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1948年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欧洲各国接受了美国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达131.5亿美元。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援助不发达国家法案,通过资金技术援助,使这些国家在衣食住等条件方面得到适当改善,以防止共产主义在自由世界扩张。1969年尼克松政府灵活处理经济冷战政策,通过《出口管理法》放松对苏联的出口管制,希望通过发展美苏贸易诱使苏联在越南成争、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方面让步。1979年里根政府强化对苏联的经济冷战政策,对苏联施行经济制裁和禁运,同时鼓励沙特阿拉伯增加石油生产和出口,打压石油价格,削弱苏联赚取外汇的能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危机。

——摘编自左凤荣《苏联与美国的经济冷战及教训》

材料二   19507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主导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决定对中国实施贸易禁运。进入1970年代后,作为“缓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尼克松决定放松对中国的贸易禁运。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联合发表《上海公报》,指出:“双方将贸易关系看作是另一个可带来互利的领域”。中美之间贸易迅速上升,贸易额从1971年为零到1974年达8亿美元。在美国对华贸易中,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出口占了较大的比例,如向中国出售10架波音707飞机。从1974-1977年,中国先后同日本、联邦德国、美国等国的厂商签订了价值37.4亿美元197项设备引进合同。中国利用这些设备,通过国内配套和改造兴建27个大型工业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摘编自戴超武《美国“贸易自由化”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对苏经济冷战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70年代对华贸易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021-05-16更新 | 344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柏林墙于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将整个西柏林围起来。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两德重归统一。柏林墙
A.是美苏争霸的产物B.因冷战结束而告终
C.是德国分裂的根源D.见证了二战的残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从1991年10月到12月,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北京主持了11次未做公开报道的系列座谈会,集中讨论三个题目:讨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现状;讨论世界局势的演变及其教训;讨论如何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讨论这三个题目旨在(     
A.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B.力图发展经济减少苏东剧变的影响
C.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D.助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