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91年4月,日本在美国压力下向海湾地区派出扫雷部队。这是日本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这次行动因为没有宪法和法律依据,引来了大多数国民的反对。为了创造有利于海外派兵立法的舆论环境,此次维和行动结束后,日本政府在国内不断宣传维和行动的成果。1992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标志着日本为在联合国名义下实现海外派兵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该法限制性规定日本自卫队在参加维和行动期间禁止执行诸如监督停战、收缴武器等主体业务,仅能执行诸如医疗、抢救灾民、运输、通讯等维和部队附随性业务。后来,通过修正案,追加了国际监督选举活动、人道救援物资运输任务,同时放宽了武器使用的限制。此后,日本先后向安哥拉、柬埔寨、莫桑比克、萨尔瓦多、卢旺达、叙利亚、以色列、洪都拉斯、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派出人员参与维和行动。

——据张晓磊《日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政策评析》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90年代日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因。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美国核垄断的事实面前,斯大林意识到原子弹在国际政治中的战略意义,而且也意识到苏联刚刚建构起来的安全体系正面临着毁于一旦的威胁,意识到苏联凭借其巨大的牺牲和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赢得的力量平衡将被无情地打破。1945820日,斯大林签署秘密决议,决定建设核能设施、研制原子弹。在核计划实施过程中,苏联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动用了数以万计的人力,投入了巨额资金,在短短的几年内便建成并启动了核材料生产综合企业,为实现核计划、制造原子弹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另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统计数据,截止到1950年,苏联45%的铀矿来自东德,35%来自波兰,15%来自捷克斯洛伐克,4%来自保加利亚,只有33%来自苏联本国。19498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摘编自刘玉宝张广翔《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研发原子弹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的原因。
3 . 1917—1990年,好莱坞的银幕上出现了大量蕴含冷战意识形态的电影,它们往往抨击苏联的“极权主义”政权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铁幕装置》《巨大威胁》等,这些电影成为美国政府在国内外塑造国家形象、宣传国家政策、影响舆论态度的重要手段。这反映出(     
A.冷战始于俄国十月革命B.好莱坞是冷战的发起者
C.意识形态冲突塑造冷战D.美国冷战意识根深蒂固
2023-12-15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联考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1975—1990年,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向南部非洲种族主义统治的顽固堡垒冲击;在亚洲,获得独立的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从世界范围看,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向着三大洲边缘小国、岛国发展,并波及到大洋洲。这一局面(     
A.推动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B.体现了民族独立的相互支援
C.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遏制了霸权主义势力的横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冷战初期,美国在与苏联争夺外层空间的第一个回合失败后,媒体几乎众口一词地把矛头对准了学校教育的失败,呼吁教育改革。经过对苏联教育的考察,美国于1958年通过《国防教育法》,加强自然科学教学和职业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由此可见(       
A.指令性计划更利于教育发展B.冷战的重点转向教育领域
C.美苏冷战进入到白热化阶段D.冷战思维向社会领域渗透
6 .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政客提出,对苏联年轻人要教会他们跳美国的摇摆舞,唱美国的乡 村歌曲,这样就不会对美国产生敌意。20 世纪末美国控制了世界上 75%的电视节目、60%以上广播节目的制作。美国此举旨在
A.促进文化交流全球化B.缓和美苏冷战局势
C.推动文化发展多元化D.推行文化帝国主义
2021-05-17更新 | 31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强调继承万隆会议精神,发表“反对一边倒”的声明,指出帝国主义“想要我们做它们的附庸,希望只要它们发出命令,我们就做出呼应。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这反映出(     
A.世界殖民体系的终结B.亚非新兴国家形成—致的外交政策
C.国际格局实现多极化D.第三世界争取独立自主的政治愿望
8 . 在两极格局下,美国通过各种援助法案,对第三世界国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念及现代化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苏联也开始这样做,并希望一些新独立的国家通过苏联的支持和采用苏联的现代化模式,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美苏的这种做法
A.直接促成了世界新的国际格局形成B.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影响了第三世界现代化模式的选择D.缓和了冷战过程中的世界紧张局势
9 .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与里根在日内瓦会晤,两位领导人起初互相各执一词,相互指责。但是两人都关心核战争的可能性,并慢慢地得到彼此的尊重。后来双方在冰岛、华盛顿等地相继会晤,最终在军备控制上有了突破性进展。这表明
A.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B.苏联改革危机逐渐显现
C.美苏之间矛盾已基本消除D.世界紧张局势有所缓和
2021-05-21更新 | 288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建立起职业教育体系。1951年6月,日本国会颁布《产业教育振兴法》,涵盖高中职业教育、短期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社会职业教育等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央由文部省管理,在地方由县教育委员会负责管理。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增加职业教师的数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1978年的《职业训练法》修正案确认企业主为其雇员提供职业训练方面承担主要责任。20世纪80年代,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倡导“国际化、多元化、社会化”,采用师生互访、互派留学生、办学信息交流等多种形式面向国际办学。经过了60余年的发展,日本职业教育适应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摘编自李文英《“战后”日本职业教育制度的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日本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二战后日本职业教育改革的意义。
2023-05-16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