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2019-01-30更新 | 1718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领航卷历史试题2
2 . 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十国在华盛顿联合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其中意大利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战败国,其政治地位尚未得到战后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葡萄牙处于专制统治下,与“民主、自由”的西方标准相悖离。这说明北约的建立
A.揭开了美苏两强全球争霸序幕
B.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确立
C.服务于美国反共冷战战略需求
D.违背了和平发展时代潮流
2021-05-10更新 | 469次组卷 | 10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3 . 20世纪,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之满足。”上述认识的出现源于
A.英国光荣革命的成功B.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C.世界两极格局的确立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021-05-23更新 | 477次组卷 | 27卷引用:新疆吐鲁番实验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其影响依然存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三 从19621022日到1214日间,除其他秘密渠道外,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选择谅解,都明确表达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共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意让危机升级,努力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避免导致世界大战特别是核战争的发生。

——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材料四 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冷战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对峙表现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美苏冷战的特点。举一例说明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3)指出材料三中的危机及美、苏两国领导人处理危机的方式特点。这对对我们处理国际关系有什么启示?
(4)材料四中“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世界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之间的关系?
2022-08-01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认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学者对西方文明的看法
A.反映了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B.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心理优势
C.源于对西方文明的深刻反思D.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2021-05-11更新 | 439次组卷 | 37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图中分别为1950年和1970年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比例图。对图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时代的潮流B.冷战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模式长期制约苏联经济发展D.欧洲一体化冲击了世界经济格局
7 . 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 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
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2019-01-30更新 | 2051次组卷 | 41卷引用:新疆师范大学附属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有人曾把20世纪80年代末的某大国比喻为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当时的“船长”很不称职,缺乏应有的胆略和能力,仓促应对,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使得这个大国走向衰败。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满载军火”讽喻该大国大搞军备竞赛B.“方向不明”是由于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C.“船长弃船”喻指他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D.“船长”是该大国走向衰败的罪魁祸首
9 .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常责备其西欧盟友在防务领域故意推脱责任,而西欧则抱怨美国总在经济、军事乃至外交领域对西欧进行干扰。1973年,基辛格在“欧洲年”计划中强调了美国继续支持西欧一体化的立场,呼吁美欧密切合作,进一步加强大西洋联盟的团结。材料反映了当时
A.美国和欧洲联盟既合作又斗争B.世界格局已发生了重大改变
C.冷战在资本主义世界愈演愈烈D.美国霸主地位面临严峻挑战
10 . 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英美乐队第一次公开在苏联表演摇滚乐。随后,在美国政府的有意安排下,更多摇滚作品涌进苏联。美国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西方文化的影响力B.维护英美同盟关系
C.借助艺术渗透冷战思维D.推动摇滚音乐传播
2022-06-08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