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二战结束后,美英中苏等国家多方协商最终认定德日为元凶国,意大利等为仆从国。但对于如何处置德日,美苏于1945年9月11日在伦敦召开首届外长会议,该会议直接将中英两国排除在外。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国的抗战贡献不被认可B.美英中关系走向了恶化
C.冷战焦点是对德日的处理D.大国利益影响战后秩序
2023-02-13更新 | 22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至少有25封信在来往。最终苏联先撤走了导弹,美国解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13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这说明
A.美苏在对抗中伴随妥协B.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C.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22-05-31更新 | 341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3 . 2019年7月29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称,“脱欧协议己死”,并且警告说,除非欧盟重新谈判,否则英国10月31日将在无协议的情况下离开欧盟。据此,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挑战B.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
C.欧洲除英国外都加入了欧盟D.欧盟成为当今世界无足轻重的力量
2020-01-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美国的国力相对下降,日本崛起,欧洲联合发展,西方国家形成经济上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第三世界涌现出一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它们有的已发展成为地区大国。材料反映出当时
A.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B.美苏两极格局名存实亡
C.世界紧张局势的加剧
D.各种政治力量重新组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后半个世纪以来,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图4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材料三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讲中说:“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说明美、英、苏之间是什么关系?图2和图3标志着什么?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概括“二战”结束以来西欧与美国关系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7 .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最合理的是,马歇尔计划
A.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分裂
B.直接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
C.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
D.具有控制西欧拉拢东欧的双重企图
8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上述材料表明
A.欧洲传统上就有统一的思想愿望
B.法国与德国在一战后得到了和解
C.一战后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道路
D.欧洲合众国实际为欧共体的前身
2018-02-06更新 | 568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该报告
A.以“冷战思维”看待国际关系
B.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
C.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
D.明确指出了“两分世界”的概念
10 . “美国二战后的巨额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导致的国外清偿力不足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而该政策正是要通过增强西欧的出口能力使之获得美元从而增加从美国进口商品的能力.”材料所反映的美国战后所行欧洲经济恢复计划,主要目的在于
A.扭转贸易逆差带来的不利
B.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展
C.增强西欧出口能力
D.为美国商品开辟欧洲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