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有西方学者认为,“通过国际媒体传入的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想象,引发了整个东欧的民主化运动”,“媒体关于共产主义政府政策失灵和西方生活方式的报道侵蚀了其政权的合法性”。这表明,该学者认为“国际媒体”主要充当了
A.雅尔塔体制的捍卫者B.世界动荡的助推器
C.苏东剧变的始作俑者D.西方和平演变的推手
2020-05-06更新 | 47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的战略学界常常将当前的“特朗普冲击”与48年前的“尼克松冲击”相比拟。尼克松上台后在亚洲实施“战略收缩”,减少地区介入,要求盟国分担责任,同时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缓和政策,改善对华关系。1971年7月美国宣布尼克松总统将在“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华,而事前对日本秘而不宣。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放弃金本位,停止美元和黄金挂钩。日元汇率从1971年的1美元兑310多日元升至1973年的1美元兑280日元左右,升值约12%,使日本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急剧缩水。两次“尼克松冲击”构成的“震惊世界的政策调整之举”,在外交、经济领域对日本造成巨大冲击。

而“特朗普冲击”是在日本陷入国势衰退期的不利背景下出现的。在平成时代开启的1989年,日本的GDP占世界的15%,而30年后的今天已降至6%。“特朗普冲击”是在冷战结束近30年、全球化深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既然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之量级自然是“尼克松冲击”所无法比拟的。日本的经济触角早已深入昔日东方阵营之中,与有关国家包括中国的经济联系、相互依存远非48年前所能比。

——摘编自杨伯江:《从尼克松到特朗普:国际战略视角下两场“冲击”的历史比较与日本因应路径分析》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关于美国对日冲击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2019-06-08更新 | 8212次组卷 | 7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4 . 下图为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时,英国《卫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表明
A.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有吸引力
B.英国对于融入欧洲怀有疑虑
C.英国摆脱了美国的经济控制
D.欧洲国家联合抵御美苏争霸
5 . 1964年1月27日。中国《人民日报》和法国《世界报》同时在头版刊登中法两国建交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则简短的建交公报被西方媒体称作“炸破冷战坚冰的外交核弹”。这一外交核爆
A.得益于中美关系缓和的直接推动
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
C.体现中法两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
D.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巩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在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同时,还积极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它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1949年4月4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2国外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曾被称为北大西洋联盟或北大西洋集团。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外长、国防部长组成,常设理事会由全体成员国大使组成。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北大西洋公约共有14条,其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它国发生战争时,成员国必须给予帮助,包括使用武力。加强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北约成立时只有美国、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和英国12个成员国。

——摘自《历史学习》

材料二   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摘自高一岳麓版教材必修Ⅰ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北约组织建立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表现之一,请问还有哪些表现
(2)材料二提到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两极格局的形成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3)材料二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又有哪些因素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风云变化多端,但经济全球化却使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对峙主要事件简表

美国苏联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反苏反共的政策。1947年9月,以苏联为首的9个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8年4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公开宣布援助欧洲的计划。1949年3月,以苏联为首的6个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联合占领区成立。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成立。
1950年、1961年,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l)依据材料一,分析美苏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发表了这样的一些观点:“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三

时间事件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联系呈现出的新特点。
8 . 1960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会谈时提出著名的“缓和、谅解、合作”三部曲政策和“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建设构想。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贸易文化协定以及空间探索和技术合作协定。法国的举动表明
A.两大阵营的关系趋于缓和
B.欧洲统一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C.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D.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基本形成
9 . 苏联《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中写道:“战后……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争霸世界的目的”。这“两种武器”主要表现为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约组织建立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和铁幕演说
C.北美自由贸易区和北约组织的建立D.马歇尔计划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10 . 罗斯福曾授意福雷斯特·戴维斯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中宣布:美国既不能回到孤立主义,也不能满足于为自己划定某个势力范围的传统均势政策,而是要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罗斯福宣称雅尔塔会议是一个转折点——我期望对我们的历史,从而对整个世界的历史都是如此。材料反映
A.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B.美国的全球战略发生了变化
C.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失败
D.美国和苏联的合作已经破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