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概括材料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

材料二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其结果。

材料三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3)指出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心态,并分析其原因。比较材料二、三所涉及的对抗,其方式有何不同?

(4)综上,你认为大国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2018-06-09更新 | 258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天津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军事上的僵持局面与冷战的缓和一起立即对全世界产生了影响。人们越来越确信世界大战不大可能爆发,这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也缓和了各敌对集团的强硬态度。西欧各国不再十分担心有苏联入侵的危险,因而也不再认为须如此依赖于华盛顿,而是更乐于制订并实施他们自己的政策。东欧在较小的程度上也是如此,这多少说明了1956年波兰和匈牙利发生骚乱的原因。甚至在殖民地世界中也存在着这种影响。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西方历史中,英国和美国之间没有发生过霸权战争,从英国强权下的世界和平到美国强权下的世界和平的和平转移大概归功于两个社会紧密的文化亲缘关系。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亨廷顿的核心观点,并分析二战后英美合作共同应对苏联冷战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兄弟般的联合不仅要求我们两个庞大的、有血缘关系的社会制度之间存在着日益增长的友谊和相互谅解,而且要求双方军事顾问继续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共同研究潜在的危险。武器的异同,训练的教材,以及在军事院校互换军官和学员的问题。它还应包括联合使用两国在世界各地掌握的所有海空基地,使现有的设施继续用于共同安全的目的。

——1946年3月丘吉尔美国演讲

材料二   柏林墙倒塌已经近15年了,但今年9月份德国Forsa独立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却显示:1/4的德国人希望柏林墙依然耸立,东西德仍然是两个独立的国家。

许多原西德人表示,每年政府支付给原东德地区的800亿欧元的拨款过于庞大,大大加重了西部人的经济负担。而同时,由于原东德地区的失业率高,工资水平低,许多原东德人认为,政府对东部地区的财政支持还远远不够。

——2004年《环球时报》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对此有何回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柏林墙修筑和倒塌的原因各是什么?
4 . 下表是《苏共党员与行动能力对比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1917年1941-1945年1991年
党员数目20万200万2000万
行动结果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取得卫国战争胜利苏共垮台、苏联解体

A.苏共党员数目的增长没有增强党的行动能力
B.苏共党员数目的增多给行动力带来负面影响
C.和平环境下的苏共没有注重行动能力的培养
D.二战后苏联的改革逐步弱化了党的行动能力
5 . 二战后西欧不依赖美国而独立的同时,东欧正从苏联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据此判断当时的两极格局中
A.“冷战”重心地区变更频繁B.“冷战”出现持续缓和态势
C.美苏两国形成军事僵局D.美苏两国敌对意识淡化
6 . 战后日本外交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全盘接受美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政治侏儒”外交;美国庇护下的“经济外交”;以美日关系为基轴的“多边自主外交”;“政治大国外交”。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日本外交侧重点由经济变为政治
B.日本外交性质由追随变为自主
C.美日关系仍是日本外交的重点
D.战后日本的外交姿态由高变低
2018-01-24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必修一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第七单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检测题
7 . 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这
A.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B.是美国建设福利国家的一种努力
C.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D.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2018-01-22更新 | 584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材料一: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二:

1970年西德法国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总产值37.8%9.45%10.1%6.5%100%
出口贸易15.2%6.9%12.2%6.4%100%
黄金外汇储备5.3%5.2%14.6%5.3%100%

材料三: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此,它们在20世纪60年代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三,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怎样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1967年世界大事年表
1945年旧金山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1946—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宣布美国对欧洲重建予以援助的计划;中国内战
1948—1949年美国在苏联封锁西柏林期间对该城市空运给养
1949年苏联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1949年美国和西欧建立北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1953年朝鲜战争显示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中国参加支援朝鲜的战争
1953年斯大林之死开启苏联和东欧历史的新时代;中国的工业建设
1956年波兰和匈牙利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起义并以失败告终
1957—1958年六个西欧国家建立新的贸易共同市场
1957年“大跃进”;其后中国发生大饥荒
1958年法国建立第五共和国,戴高乐任总统
1962年法国和阿尔及利亚的战争结束;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1966—1967年“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范围内导致混乱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对上述世界大事年表进行探讨。(说明:可以任意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加以阐述;也可以对上述世界大事年表提出评价、修改、补充或否定意见;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8-01-18更新 | 24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18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
10 . 起初,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抱敌视态度的,还在西欧六国酝酿筹组共同市场时,英国政府就赶忙于1956年10月抛出了所谓的‘C’计划,企图用一个包罗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所有成员国在内的‘工业自由贸易区’,把拟议中的六国共同体‘化’掉。英国此举
A.确立了其在欧共体中的核心地位
B.旨在抗衡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
C.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
D.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2018-01-18更新 | 74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8届南京、盐城市高三一模考试高三历史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