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1952~1970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情况。这一情况
时间日本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
1952~1960年8.22.82.77.54.85.8
1961~1970年11.24.12.84.85.85.6

A.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B.表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
C.说明日本经济实力已超过美国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2021-02-10更新 | 34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下表,可知 
1959年 赫鲁晓夫访问美国,成为第一个访美的苏联最高领导人
1961年 苏联授意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
1962年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苏联最终撤回部署在古巴的导弹
1963年 美苏建立领导人间的直接通讯联系及“热线”沟通机制
1972年 尼克松访问苏联,美苏签订限制战略武器的相关协定
1979年 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等国家强烈反对
A.冷战局面呈现不断强化趋势B.外部力量影响着美苏冷战走向
C.美苏双方始终加强相互对话D.两极下世界存在某种和平机制
3 . 历史学家会根据某种“意义”划分历史时期。下表是某种划分“世纪”的方法,它的主要依据应是                       

世纪

起止时间

年数

18世纪

16891815

126

19世纪

18151914

99

20世纪

19141989

75


A.世界市场的发展进程B.殖民体系的建立与崩溃
C.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西方民主体制的兴与衰
4 . 下表是不同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不同认识
观点学者
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美国必须承担主要责任竺培芬
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冷战并非美国独家制造,而是“美苏共振互动所致”沈志恩
在冷战的起源中,英国政府极端仇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对美苏冷战的爆发起了始作俑者的作用陈亚峰
斯大林把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作假想敌而采取敌视态度,致使冷战不可避免张华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美苏冷战的发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
B.美苏两国应该对冷战发生承担主要责任
C.极端意识形态不利于构建国际和平秩序
D.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冷战发生的主要原因
2020-06-19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型国家的发展同步测试2
5 . 下表是美国二战后十年内对外援助的部分数据绘制的简表(根据王斯德的《世界通史》第三编)。据此可知,美国第四点计划的援助
时间援助计划援助国家拨款数额(亿美元)
1947年—1951年马歇尔计划西欧国家131.5
1950年—1953年第四点计划亚非拉35国3.1;还派遣了2445名技术人员

A.是马歇尔计划的继续B.促进了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发展
C.导致亚非拉倒向美国D.目的是与苏联争夺亚非拉地区
6 . 下表(数据来源: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概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
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A.世界多极化格局的趋势明显B.美国对西欧和日本形成联盟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已形成D.欧共体变成政治性质的组织
7 . 下表是1950年和1957年美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关于出口贸易和国际储备所占世界份额的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美国欧洲共同体
世界贸易出口比例世界储备份额世界贸易出口比例世界储备份额
1950年167%499%154%61%
1957年137%157%288%325%

A.美国经济实力日益下降
B.西欧重建工作已经完成
C.世界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D.国际货币体系开始解体
2019-03-19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孝感市2019届高三(上)月考(二月份)历史试卷
8 . 下表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态势。凭借这一态势,日本企图

A.加入北约组织
B.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建立单极世界
D.制造国际贸易壁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对下表内容解读准确的是

A.丝绸之路战略推动了中亚及周边地区能源产业的发展
B.各大区域性经济集团把发展重点转向中亚及周边地区
C.中亚及周边地区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成为发展的障碍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抬升了中亚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地位
10 . 下表显示了甲、乙、丙三国1950年与1980年的国民平均生产额(以1985年的美元为计价标准)。根据本表判断,甲、乙、丙三国最有可能是
国别1950年1980年增长率
甲国157811183609%
乙国359413408273%
丙国89311557374%

A.甲:英国乙:法国丙:联邦德国
B.甲:中国乙:苏联丙:日本
C.甲:日本乙:联邦德国丙:美国
D.甲:美国乙:中国丙:法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