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这是一幅名为《马歇尔计划已把法国经济提到新高度了》的漫画,它(     
A.揭示了美国试图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欧洲的真相
B.赞扬了马歇尔计划给法国经济带来的强劲的动力
C.表达了法国人民对法国社会即将腾飞的美好憧憬
D.运用浪漫主义的表达手法生动再现历史客观事实
2022-12-08更新 | 41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至少有25封信在来往。最终苏联先撤走了导弹,美国解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13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这说明
A.美苏在对抗中伴随妥协B.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C.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22-05-31更新 | 341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3 . 下图为二战后苏联的讽刺漫画《这是一件好事》,画中左侧桶里是“美国的北约合作伙伴”,右侧厂房是“美国军事工业”。该漫画旨在
A.在文化领域与美国展开对峙B.揭露美国对同盟国家的压榨
C.批判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巩固与东欧国家的军事同盟
4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美国的国力相对下降,日本崛起,欧洲联合发展,西方国家形成经济上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第三世界涌现出一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它们有的已发展成为地区大国。材料反映出当时
A.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B.美苏两极格局名存实亡
C.世界紧张局势的加剧
D.各种政治力量重新组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国际格局演变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是,在大国之外,也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终极性质是超级大国竞争。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它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争斗而不兵戎相见。仅就此而言,冷战时代确实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二   冷战后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国际议题中的关键争论问题包含文明之间的差异。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全球政治已变成多极的和多文明的。

——摘编自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战后,美苏形成冷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冷战时代确实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
(2)材料二反映了冷战后的国际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国际格局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6 .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最合理的是,马歇尔计划
A.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分裂
B.直接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
C.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
D.具有控制西欧拉拢东欧的双重企图
7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上述材料表明
A.欧洲传统上就有统一的思想愿望
B.法国与德国在一战后得到了和解
C.一战后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道路
D.欧洲合众国实际为欧共体的前身
2018-02-06更新 | 568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该报告
A.以“冷战思维”看待国际关系
B.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
C.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
D.明确指出了“两分世界”的概念
9 . “美国二战后的巨额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导致的国外清偿力不足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而该政策正是要通过增强西欧的出口能力使之获得美元从而增加从美国进口商品的能力.”材料所反映的美国战后所行欧洲经济恢复计划,主要目的在于
A.扭转贸易逆差带来的不利
B.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展
C.增强西欧出口能力
D.为美国商品开辟欧洲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