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3 道试题
1 . 有学者提出∶"事实证明,尽管知识分子的主张、经济学家的设计、私人业主的金钱,通通对亲资本主义联盟的强盛作出了贡献,但只有党国精英们的制度立场才是最关键的。"材料认为苏联的解体主要在于
A.严重忽视了物质利益B.领导集团政治信仰改变
C.私有经济的快速发展D.亲资本主义联盟的壮大
2 . 下图是王同学在学习《美苏争锋》一课后所做的课堂笔记(部分)。对于该笔记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②冷战是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并加速其形成
②雅尔塔体系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和框架
④两极格局瓦解意味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瓦解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 . 1949年1月,美国组织美、英、法、日等国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1983年美国成立“技术转让情报委员会”,其唯一职责就是对苏联获取技术行动进行跟踪,了解苏联的经济需求,两个“委员会”实质上是
A.冷战向经济科技领域的延伸B.对西欧进行经济控制的工具
C.维护其经济垄断地位的手段D.对社会主义实行禁运的组织
4 .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它的历史影响依然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国十月革命后,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看来,抵制欧洲布尔什维克化的主要式器在于他的世界新秩序。斯大林不断公开强调苏联在推动世界革命中的领导角色,使得双方猜忌不断增加。在美国,带有政治内涵的意识形态占据着统治地位,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存在着反共产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关于战后政治秩序方面,盟国也试图寻求一致。苏联占领中东欧、进而破坏《雅尔塔协定》的举动,成为战胜国反目不和的核心原因之一。在19441945年,从地缘战略上“争夺空间”(的想法)是伴随“争夺资源”的措施而产生的。二战结束阶段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或许是:当美苏两国意识到近在咫尺的对峙时,虽然它们仍在结盟关系中,却不仅开始划分利益范围,而且还竭力寻求那些技术、专家以及在军事或政治.上可资利用的知识。

——摘编自贝恩德.施特弗尔《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材料二   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5~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摘编自【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带有政治内涵的意识形态”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为什么说“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美国一系列建设的实质。
(3)综合上述,扼要说明材料一、二在关于冷战起源的认识上有何不同?
2020-11-13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某高中学生整理的一幅知识结构图,他整理的历史知识主题是
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新兴力量的崛起
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6 . 20世纪60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解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这表明当时
A.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B.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
C.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20世纪70年代以前,拉美各国外交政策的意识形态一直很浓。70年代,拉美大多数国家承认国际关系中的多种意识形态,主张不同社会政治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开展“多元外交”。这一变化
A.顺应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B.推动了亚非拉国家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C.表明了“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D.旨在应对欧盟国际地位提高带来的挑战
2020-10-05更新 | 2833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
2020·北京·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8 . 20世纪60年代,日本推行积极的经济外交。1962年,首相池田勇人出访西欧六国,协商贸易问题,法国总统戴高乐称他是“半导体推销员”。这是战后日本领导人首次出访欧洲。同时,池田还表示“没有必要和美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的交流”。可见,当时的日本
A.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B.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
C.表现出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020-10-05更新 | 5088次组卷 | 46卷引用:北京市普通高中2020年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等级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已经丧失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2020-09-29更新 | 96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雷蒙德·加特霍夫指出:“缓和是进行冷战的一种更加老练、不那么好战的做法……战略均势和相互威慑是20世纪70年代美苏缓和的基础。如果一方发动进攻,另一方也有能力摧毁对方。”这说明冷战
A.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B.利于遏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C.维系了战后世界的和平稳定
D.为第三世界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2020-09-28更新 | 702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0届高三元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