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外,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

——《国际联盟盟约》第五条

材料二   安全理事会以联合国十五会员国组织之,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

——《联合国宪章》

材料三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力量,自己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联和联合国决议所通过原则的不同及所产生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和“一股股新的力量”分别指什么。
2 .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苏弱美强下苏联不得不妥协B.赫鲁晓夫主动放弃世界争霸
C.美苏领导人都热爱世界和平D.美苏要尽力避免世界核大战
3 .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上述材料表明,二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A.稳定欧洲秩序B.谋求建立全球霸权
C.维护两极格局D.确保原有势力范围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三   1989年共产主义制度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崩溃,当然还有东德——它以并入联邦德国而整体消失……一度令人畏惧的柏林墙被敲成一片片碎片做了纪念品。1991年12月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镰刀锤子的苏联红旗徐徐降下,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

——据《俄罗斯史》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5 . 1945—1949年,90%以上的亚洲地区实现了民族独立。1950—1959年,这浪潮从亚洲向北非延伸,沉默的非洲开始觉醒,非洲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战场。这体现了当时
A.第三世界积极参与国际治理B.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C.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凸显D.亚非国家摆脱了西方的控制
6 . 1950年,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决议,同意侵朝军队使用联合国的旗帜,组织“联合国军”。1983年,美国武装入侵格林纳达的时候,联合国应格林纳达的要求,举行全体会议,要求美国尊重格林纳达的主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地位的衰落B.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
C.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联合国运行机制的改变
7 . 下图为《舒曼的交响乐》(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正指挥一个欧洲乐团,西德总理阿登纳专心地演奏着大提琴。英国外交大臣贝文演奏萨克斯,他怀抱着“社会主义规划”和“英联邦”两个婴儿。漫画配文+制订一项适应乐团的‘协议’是个问题”。这一作品旨在说明
A.法国主导欧洲经济秩序B.英国积极推动法德和解
C.西欧联合抵制苏联影响D.欧洲联合道路注定艰难
8 . 某学者认为:“尽管参与者都不想要冷战,但冷战最后还是发生了,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而意识形态又加强了他们的受威胁感。”该学者意在指出
A.美苏之间本质上没有利益冲突B.冷战的爆发是多重因素的作用
C.冷战实际上是主观意志的产物D.决策者认识局限导致美苏冷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默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通制芯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通制政策,苏联将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摘编自《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材料二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摘编自《冷战风云》

材料三   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了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稳稳当当地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摘编自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


(1)材料一作者认为冷战的起源是苏联扩张。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
10 . 1990~1992年间,世界各地许多出版商感觉跟不上形势。他们发现有20多万个地名索引不得不去掉重排,有数百万张地图都已过时,而地图出版也不得不由五年一版改为一年一版。 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A.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动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C.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