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8 道试题
1 . 1958年,戴高乐在法国重新执政后,提出独立防务,建立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同时以“合作”的名义,扩大在第三世界的势力和影响,保住非洲,插足中东,重返东南亚,打人拉美。由此可见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心已经转移B.法国谋求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C.资本主义阵营内出现分化D.两极对峙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 . 20世纪50年代,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经常直接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甚至武装推翻他国政府;肯尼迪当政时,则以志愿者的方式,大力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这一变化表明美国
A.对外政策发生了根本变化B.意在促进第三世界发展
C.调整了与苏联争霸的策略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3 . 冷战时期最后一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罗伯特盖茨说:“总的来看,中情局对美国取得冷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是美国在第三世界代理人一把利剑,为苏联和东欧国家持不同政见者和反对派提供了帮助和支持……中情局成功地甚至完善地完成了总统交给它的任务。”这说明
A.中情局是对苏“冷战”先锋
B.中情局的“和平演变”手段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C.美国对苏“冷战”多措并举
D.挑动与利用内部冲突是美国打击对手的重要手段
2020-09-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8月摸底(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比较图1、图2,可知
A.杜勒斯更加注重国家利益B.基辛格更加注重意识形态
C.两人都关注苏联国力变化D.两人都肯定苏联整体发展
2020-09-10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美国历史学家莫雷尔・希尔德在《文化与外交》中这样评价某一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外交事务的出发点是基于这样一种信仰,即美国在外部世界中享有一种任何其他国家都不能享有的特殊使命。”这一理念最突出体现在下列哪一组织中
A.北大西洋公约B.经济互助委员会
C.欧洲煤钢共同体D.北美自由贸易区
6 . 2019年是北约成立70周年,美欧之间、欧洲内部之间博弈更加激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次大战后,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欧洲。这时欧洲也的的确确需要美国。美国和苏联迅速陷入冷战……尚未从二战期间的“恐德症”中恢复过来的西欧又患上了“恐苏症”。谁能保护虚弱不堪的西欧?这个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山姆大叔的肩上。应该说,这时的西欧急需美国为它“壮胆”。

——苏惠民《解剖美欧关系》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欧洲一体化被提上日程。英国认为超国家机构会影响其与美国的特殊关系,降低其国际地位。鉴于社会普遍视欧洲为战乱和冲突的根源,英国政府仍把英国和英联邦及殖民地放在首位并宣称:“我们的事业和利益远在欧洲大陆之外。”20世纪50年代末,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远高于英国,联邦德国和法国相继成为西欧第二、第二经济强国。英属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走向高潮,英国对英联邦国家出口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相反,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的经济比重却不断上升。1973年,英国最终加入欧共体。

——魏飞《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的演变》

材料三   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与欧洲盟友承担的责任必须是平衡的。例如,2014年的北约峰会曾通过一项决议,即2024年之前所有成员国将把防务开支上调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而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要求欧洲立即行动,而不是拖到2024年甚至更晚。对于欧洲而言,这种强制的方式很难接受。美国希望把北约的防御范围扩大,例如将网络攻击等虚拟世界的安全挑战也纳入北约的安全框架,同时突破地理限制,让北约担负起亚太地区安全挑战的应对。但欧洲并不认同将北约防务目标全球化,它们认为北约仍是一个区域性的安全组织,应主要解决欧洲的安全问题。

——彭拜新闻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欧洲需要美国“拯救”的原因。结合史实,指出美国是如何“拯救”西欧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结合史实,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美之间在“北约”上的主要分歧。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7 .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凯南向华盛顿发回了一封8000字“长电报”,提出了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的扩张,同时又不要引起全面军事冲突。同年9月,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长篇报告”,断定美国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由此可见,美苏两国
A.出现了严重战略误判B.争霸形势的骤然紧张
C.加速了对抗全面升级D.缺乏合作的基本诚意
2020-09-08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中法建交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由此可见,中法建交
A.反映了美法同盟逐步走向破裂B.关键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C.标志法国完全摆脱了美国控制D.展现世界多极化趋势渐进过程
2020-09-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9 . 1947年5月24日,中国的《世界知识》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并配以文字加以说明:美国代替着英国,拿起了地中海上的钥匙(注:指援助“自由”国家),旧的门罗主义——美国人管美洲的事;新的门罗主义——美国人管欧洲的事。漫画描述的是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D.经济互助委员会
2020-09-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冷战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一种以“二元两极”为特征的世界体系。所谓“二元”,是指这一阶段的世界发生了横向的结构性分裂。它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而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所谓“两极”,是指因制度性裂变而形成的两大国家集团各有一个支配性的力量中心,而且两者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从而构成了国际体系层面“两个世界”的对峙。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符的是
A.“二元两极”是冷战格局的突出特征
B.社会制度的不同是导致冷战的重要原因
C.“二元”社会制度的不同源于不同的政治理念
D.两个力量中心势均力敌从而避免了热战的发生
2020-09-0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