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8 道试题
1 . 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商定在双方首都举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在莫斯科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这反映出(     
A.美苏关系缓和,平等互利B.苏联科技上的优势
C.美国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D.美苏冷战的新特点
2021-03-15更新 | 198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 . 1947年,马歇尔计划强调其目标是“战胜饥饿、贫苦和混乱”,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不去援助投票赞成共产党的国家。这反映出,该援助计划
A.只是无条件地援助西欧国家B.企图遏制东欧国家经济复兴
C.具有遏制共产主义的隐蔽性D.加剧了美苏间的军事对抗性
3 . 美欧关系错综复杂,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次大战后,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欧洲,这时欧洲也的的确确需要美国。美国和苏联迅速陷入冷战……尚未从二战期间的“恐德症”中恢复过来的西欧又患上了“恐苏症”,谁能保护虚弱不堪的西欧?这个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山姆大叔的肩上。应该说,这时的西欧急需美国为它“壮胆”。

——苏惠民《解剖美欧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的美欧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40年代“拯救”西欧的方式。

材料二   20世纪6070年代,西欧国家已无须美国提供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与西欧和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变化的是政治关系的相应变化。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并在各个领域里推行其独立自主的政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与西欧关系出现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今天的美欧关系是超越传统的大西洋同盟的框架发展起来的,包括经济、政治及安全关系在内的一种新型双边关系。……如果说冷战期间美国主导了大西洋同盟的话,那么,欧盟在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演进终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美欧关系态势的变化,导致这一关系实质的改变。

——摘编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战后美欧关系纵论》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实质。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美欧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
4 . 下列有关对德国近现代历史上两次统一的评述,正确的是(     
A.两次统一都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
B.两次统一均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C.前次统一的完成,德国发展成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D.后次统一的完成,德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2021-01-2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新亚洲政策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但不是“发号施令”。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这表明(     
A.表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B.美国对外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
C.说明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主的地位D.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
2021-01-20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回族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往来的主要通道,于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法国主导修建,此后英国购买苏伊士运河公司的大量股票,苏伊士运河逐渐被英国控制,成为其工业和运输的大动脉,二战后,由于各殖民地人民的觉醒,独立运动不断,埃及人民也在争取彻底的民族独立。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为国有,英国认为这是强行抢走英国财产的行为,法国也颇为恼火。与此同时,由于历史的恩怨以及领土争端,以色列一直与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埃及存在着很深的怨恨和战争的可能性。1956年10月29日,充当英、法联军马前卒的以色列率先发动对埃及的进攻,英法联军要求埃及让出苏伊士运河区,埃及断然拒绝。1956年11月1日,美国在联合国提案要求英、法立刻停火,联合国大会通过这一提案。同年11月5日,苏联提议和美国共同出兵埃及,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联将对英实施核攻击,美国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英、法被迫在1956年 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

——摘编自丁泓宇《英国与苏伊士运河战争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影响。
7 . 马歇尔计划启动前,美国消费需求到1947年初已大部分丧失,低水平收入的家庭已用光了战时积蓄,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国内需求持续低迷。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
A.根本目的是帮助欧洲国家恢复经济B.是美国对苏联实施的冷战政策
C.适应了美国扩大海外市场的需要D.造成了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
8 . 1973年9月26日,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在联合国大会发言中强调∶"缓和不是暂时现象而是国际关系根本变化的开始……缓和意味着克服矛盾和来自反对和平共处的阻力。"葛罗米柯这一发言反映出当时苏联的主要意图是
A.集中力量发展国内经济B.应对中美联合的挑战
C.拉拢广大的发展中国家D.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9 . 阅读下表,由表推知战后苏联
战后苏联军费开支状况
赫鲁晓夫时期勃列日列夫时期戈尔巴乔夫时期
增速3.8%—4.2%4.1%—5.3%4.1%—5.0%
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9.8%—10.1%12%13.8%—14.6%

A.军费开支与经济发展相协调B.体制改革彻底失败
C.军备竞赛加重政府经济困难D.计划经济优势不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