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8 道试题
2 . 1948年6月苏联切断了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美国派出大批飞机向柏林250万居民空运粮食及各种日用品,同时,对苏占区缺乏的钢、电力等实行封锁,该事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B.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
C.彻底打破苏联威胁D.北约组织的迅速建立
3 . 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商定在对方首都举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在莫斯科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震惊。这反映出当时
A.美苏关系缓和、平等互利B.美国经济发展“滞胀”
C.美苏争霸重点在科技领域D.苏联经济结构的失衡
2020-08-2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50年代,苏联将外交重心转向非洲:首先与埃及建交打开通往非洲的突破口,以反帝反殖为号召支持非洲各地独立运动。苏联这一举措
A.旨在瓦解世界殖民体系B.深受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C.体现苏联对非洲的争夺D.改变了美苏争霸的态势
2020-08-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一)历史试题
5 . 1958年7月美国国务卿访问巴黎。他与戴高乐的会谈围绕东西方关系、法国大国地位、北约、法国发展核武器等众多话题展开,但总的基调是分歧大于一致。出现这种现象说明了
A.法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B.欧洲联合冲击美国霸主地位
C.资本主义阵营已经瓦解D.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2020-08-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上述材料表明,二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A.稳定欧洲秩序B.谋求建立全球霸权
C.维护两极格局D.确保原有势力范围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二战中唯一未遭战火破坏的交战国﹣﹣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横财,国力得到空前加强。1939~1944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近两倍。二战后初期,美国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2以上,出口贸易占1/3,黄金储备占3/4,美国资本输出占世界第一位,且美国成为最大的债权国,一度垄断了原子弹……与二战前1937年相比,二战后初期的整个西欧工业产量仅为其70%,农业产量为其63%,而且仅存的工业又大多被纳入战争轨道,要顺利实现“军转民”需要大量资金和设备。在政治上,西欧各国也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各国国内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对现有政权越来越失去信心。正是基于美国与西欧当时的现状,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即有名的马歇尔计划。

——摘编自傅华丽《剖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西欧的政策》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欧洲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美欧联盟的政治基础严重动摇,双方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于是美欧关系的调整势在必行。1991年5月19日,德国总理科尔在访问美国时表示:统一的德国将把发展与美国的关系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希望美国消除对德国的疑虑。1992年,当乌拉圭回合谈判和欧盟农产品补贴陷入僵局时,科尔从中斡旋,促成妥协,同时科尔呼吁美国停止削减在欧洲的驻军,英国也做出了行动。199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美国,英国女王在国会发表讲演,强调英美之间传统的纽带关系。

——摘编自张文杰《冷战后欧美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后欧美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三   1989年共产主义制度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崩溃,当然还有东德——它以并入联邦德国而整体消失……一度令人畏惧的柏林墙被敲成一片片碎片做了纪念品。1991年12月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镰刀锤子的苏联红旗徐徐降下,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

——据《俄罗斯史》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9 . 1956年,通过苏美双方协商,《美国画报》在苏联境内重新发行;作为交换条件,《苏联》(后更名为《苏维埃生活》)杂志创刊并打入美国市场。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美国掌握文化宣传主动权B.苏联民众价值观混乱
C.美苏冷战扩大到文化领域D.美苏文化软实力相当
10 .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围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随之深陷越战不能自拔,又为日本发展提供了契机。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表明
A.国际格局发生重大改变B.世界经济中心开始转移
C.冷战改变了日本的命运D.日本重获政治大国地位
2020-08-11更新 | 219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