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美国的外交倾向往往不受总统更换的影响。1955年初,美国正式在亚洲地区实施海外教育项目,强调“通过分享知识、技能和技艺,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要“促进其他国家对美国的更好的理解;增进美国人民与其他国家人民间的相互了解”。该项目
A.旨在扩大北约的势力范围B.是对杜鲁门主义的延续
C.表明冷战的重心转向亚洲D.推动欠发达地区的崛起
2 . “冷战指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各种敌对活动。”“冷战指1947年—1991年间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两个阵营除直接交战以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的时期。”“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苏联及各自的盟国之间所显示的公开却有限制的对立状态。”以上对冷战的不同解释,说明冷战
A.贯穿于整个20世纪B.源于美苏两国的对抗
C.促进雅尔塔体制形成D.倡导直接的武装进攻
3 . 在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进行了投票,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此次投票中,整个欧洲21个国家,竟几乎全部投了支持票,只有马耳他一个国家投了反对票。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两极格局下,欧洲独立意识增强B.欧洲实现了政治、外交上的统一
C.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中国地位提升D.不结盟运动推动发展中国家崛起
2021-08-26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西山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的世界格局状态,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当时的绝大多数政治家和学者都认为是一种凝固的“两极格局”,以意识形态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力量是其基本构成元素。但在毛泽东的视域下,这一时期的世界格局基本由四类国家决定,即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英、法、日、德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广大亚、非、拉等经济落后国家。这四类国家在不同时期分化组合成不同的力量集团,从而构成了世界格局变动的图景。

——李敏伦、高翔莲《毛泽东视域下的二战后世界格局转换及其外交应对》

材料二 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59年,火箭到达月球;次年,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在这种形势下,苏联领导人的思想和对外政策发生了质的变化,强烈要求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从此,苏美对抗由革命与反革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平与战争的较量,演变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苏联于1968年武装占领社会主义国家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挑起苏中边界武装冲突,企图以武力占领中国领土珍宝岛,继而又支持古巴入侵安哥拉,指使越南入侵柬埔寨,促使印度肢解巴基斯坦。

——摘编自周启先、夏保雄《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局势及中国的外交政策之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对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世界格局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格局发生变动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关系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苏关系变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2021-08-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5 .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宣言宣告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及苏联停止存在。独联体以主权平等为基础。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瓦解B.新成立的独联体属于联邦制国家
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D.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正式结束
2021-08-21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材料二   19831月,中曾根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曰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

——《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

材料三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与西欧的关系。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是怎样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这样的手段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的“新的力量”。材料三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2021-08-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7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摘编自《“冷战”风云》

材料二   在黄金年代(19501973年),美国的GDP增长显著落后于除英国外的所有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和日本,它们的GDP年均增长率分别是美国的1.5倍和2.4倍。至于人均GDP增长率,美国则慢于所有西欧国家和日本,仅相当于西欧国家人均GDP年增长率的63%。

——摘编自《20世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材料三   美联社马尼拉20111017日电,约3000名美国和菲律宾海军陆战队士兵在菲律宾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军演,包括在有争议的斯普拉特利群岛(即南沙群岛)附近进行针对敌方海岸的突袭演习。《菲律宾明星报》网站1017日发表文章,昨天在马尼拉举行的一个关于南中国海的论坛中,专家们说,中国让自己处于守势,其战略模糊表明,北京对其主张和政策并不清楚。估计中国将继续坚持已故领导人邓小平的原则,坚持对南中国海的主权要求,敦促提出主权要求的各方搁置争议,寻求共同开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3)在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面对材料三的现象,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在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
2021-08-21更新 | 11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8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材料一   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出现这一意想不到的结局的一个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的殖民主义列强空前地衰落,同样重要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情绪在诸帝国国内得到发展。此外,战后的两个头等强国美国和苏联对在损害战败的敌人和被削弱的盟国的情况下获取海外殖民地并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也有助于殖民地革命。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百万非洲人被征入伍,非洲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从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锻炼。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

——摘编自杨兴华《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简论》

材料三   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来说,印巴分治使得它们成为两个新兴的独立国家,从此摆脱了英国殖民市场的帽子,从此走上了新兴民族独立道路。①印巴分治的影响还应该包括之后的宗教冲突事件,印巴分治直接导致了两个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灾民,他们流离失所沦为难民。②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独立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英国“印巴分治”方案给南亚地区带来了哪些影响?
2021-08-19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11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及战后新兴国家的发展
20-21高一下·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相对稳定,但稳中有变。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促进了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内的经济建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为了巩固新中国政权,我国实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1-08-1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作业21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10 . 1974年12月,欧洲九国首脑会议决定,将首脑会议定期化,后命名为“欧洲理事会”,作为共同体的最高决策机构。这样做有利于
A.世界两极对峙局面能够尽快结束B.消除日益增长的世界多极化趋势
C.欧共体内部对内和对外协调一致D.遏制来自迅速崛起的日本的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