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如何参与全球治理并与中国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一   在鸦片战争以前的百余年时间里,英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纳入其全球殖民体系之内。

——摘编自张俊义《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国家治理的英国视角》

1.结合所学,简述英国“将中国纳入其全球殖民体系之内”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一战”是现代意义的全球治理体系开始构建的时间节点,中国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二战”时期及战后,中国夯实了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基础。

—— 摘编自侯中军《近代中国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关系及理论思考》

2.结合材料二,概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相关史实。

材料三

时间大事记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71年(1)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
2001年(2)
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2022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大决议
3.补充表格中的大事记。结合三则材料,归纳近代以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方式有何变化?
4.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历程?
2024-04-11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世界体系

世界体系,又称作国际格局,通常指的是一些大国通过条约或协议所划分的势力范围及形成的统治秩序。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体系大致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演变。


问题:
(1)请按示例,完成以下表格:
体系名称形成时间重要特征
第一次
(示例)
维也纳体系拿破仑战争(或反法联盟打败拿破仑帝国)后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分割欧洲。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多极格局

(2)纵观这近200年的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你认为主要因素有哪些?
2019-11-0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5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以下为 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
据此表格可以判断得出的是(   
A.国际贸易发展缓慢B.世界各国贫富差距缩小
C.经济发展差距缩小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019-01-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4月二模历史试卷
4 . 当我们观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至少可以从五百多年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长镜头回看中,寻找导致或促成历史发展不断量变和质变的一些重要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1)结合所学,填写完成下表第2列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填空),并将下列正确的选项填入第3列“重大影响”的空格上(填字母,每空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不得分)。
A.资本主义                 B.多极化                 C.国家主权                 D.凡尔赛体系       E.和平民主                 F.整体化                 G.多元文明                 H.雅尔塔体系

世界大变局(国际格局、国际秩序的演变)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重大影响

1500—1900年

______、殖民扩张、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工业革命原本在世界上处于相对平衡的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_________
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了以英国、法国、俄国、德国等欧洲大国实力均衡为代表的、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三十年战争及1648年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________战争及1815年建立的维也纳体系确立了______原则,以及与此相伴相生的以欧洲大国任意安排欧洲其他小国和地区的强权政治原则;形成了西方大国的“势力均衡”原则和“欧洲协调”机制

20世纪

第一次世界大战、_____ 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并在实际上结束了欧洲的全球霸权时代,使国际力量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大西洋彼岸转移;打破了________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使以美国和俄国为两大力量中心的两极格局初露端倪
_______、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了欧洲的进一步衰落,并使美国和苏联成为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超级大国,形成了建立在____之上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

21世纪

中国、印度、巴西、东盟等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___兴起冷战结束后形成的“一超多强”国际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多强”的力量正在上升,“一超”的力量相对下降,国际格局_______和均衡化的趋势继续发展
(2)结合上表内容,关于国际格局的演变表述正确的是(三选)(     
A.大国和大国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是国际格局演变的基础和推动力量
B.都是战争的产物,都包括划分世界版图、宰割弱小民族、划分势力范围的内容
C.社会主义革命以及亚非拉民族民主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地位
D.重大的具有全局性的国际事件,是推动国际格局从量变到质变的决定性因素
E.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它的解体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
2023-04-14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上海·模拟预测
5 . 从民族独立到新兴国家的发展。

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新兴国家的发展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1)根据提示,将时间轴补充完整。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但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状态。阅读下表,归纳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征。
亚洲国家/区域内容
中国国共两党合作开展北伐战争,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民族党实行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
印度甘地和国大党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伊拉克民族独立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3)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有(三选)
A.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殖民主义在拉丁美洲的统治,唤醒了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意识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殖民主义势力,促进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传播的民族自决原则,成为亚非拉人民反抗殖民主义的武器   
D.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
E.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殖民体系瓦解,战后亚非拉涌现出大批新兴国家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现代化之路曲折坎坷。以下材料指出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与之匹配的选项有(双选)
最近几十年,最大和最重要的成就是很大一批民族和国家摆脱殖民的和外来的统治而独立。……但是,外国和殖民统治的残余痕迹……和各种形式的新殖民主义仍然是阻挠其获得彻底解放和进步的最大障碍之一。……在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国际大家庭是不可能取得均匀和平衡的发展的。

——节选自《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1974年)

A.新旧殖民主义的影响   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人口膨胀和环境恶化   D.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2022-08-08更新 | 234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普通高中2022年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6 . 战后的世界

战后世界,风云变幻。合作共处下暗流涌动,百舸争流中联动整合。某同学从国际政治与经济的视角梳理了这段历史,并对其中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如下表)


战后世界的演变

国际政治格局变化
初建与特征①重组与变化大国关系的重组与两极格局结构性变化;第三世界的兴起解体与趋势②

国际经济关系变化
美国雄霸世界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等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与贸易体系。霸主地位动摇③现状与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的加强科技推动经济转型世界发展的不平衡……


问题
(1)完成空格中的相关内容。
(2)归纳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概括全球化过程中人类面临的新挑战。
2019-11-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卷
7 . 概括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特征,完成下表
时间主要调整形式调整的主要结果
20世纪上半叶
20世纪下半叶

2019-05-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嘉定区2019届高三等级考试第二次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8 . 下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
史实推论选项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政治文化交流A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达成一致B
二战后,支撑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建立清除了贸易壁垒,遏制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C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D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