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当中的外资银行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着明显的上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墨西哥、赞比亚,外资银行的资本总量甚至能够占到本国银行部门资本总量80%以上。由此推知,当今(     
A.金融开放制约了第三世界发展
B.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加大
C.经济全球化导致国家利益失衡
D.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2 . 如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发起方的经济制裁次数及效果趋势图。它表明(     

   

A.制裁的次数和成功率一直呈正比关系B.曲线变化反映美国霸权的确立与动摇
C.二战后单边主义制裁取代了多边制裁D.多极化趋势加强削弱了美国制裁效果
2023-11-15更新 | 419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吴川市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18年达沃斯年会期间,美国某大型企业创始人通过媒体发声:“(美政府)认为‘美国优先’比非洲的稳定和善意所带来的长期利益更重要,这一想法是危险的。”他还称,中国等其他国家仍留在非洲大陆,他们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这主要反映了(     
A.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模式遇到瓶颈B.跨国资本与美国政府的利益分歧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认可D.全球治理体系内在缺陷的外显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徽标。其中上方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英文缩写,下方的横线寓意世界贸易在公平的基准上进行。中部呈“U”字型,是英文“联合体”的缩写。“U”字型由下往上逐渐解除,对这一设计理解正确的是(     
A.表达对世界分裂局面的担忧B.象征世界货币体系正在解体
C.体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D.寓意各国关税壁垒逐渐瓦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科学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面向社会生产需要的实际应用。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欧美主要国家出现了政府越来越多地参与科技活动的发展趋势。19世纪后期,美国建立了国家科学院,颁布了资助科技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莫里尔赠地法令》。但传统观念认为政府权力膨胀会不利于社会发展,国家应限于保护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这使国家科技职能的发展受到不少限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少数私人垄断资本控制了美国绝大部分科研设备和科研成果。但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政府科技体系,政府科技经费也相应大幅度增长。

——摘编自梁伟《美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政府作用》等

材料二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的科技投资表     单位:十亿美元

时间(年)联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19400.0799.70.07
19410.20124.50.16
19420.28157.90.18
19430.60191.60.31
19441.38210.10.66
19451.59211.90.75

——摘自经合组织《国家科学政策评论——美国》

材料三          1991—2001年部分国家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

时间(年)
比重(%)
国家
199119931995199719992001
中国0.740.720.600.680.831.09
巴西0.640.480.69……0.871.05
印度0.85*0.860.77**0.67***0.86……
墨西哥……0.220.310.340.430.39
土耳其0.530.440.380.490.630.64*
美国2.722.522.512.582.652.74
日本2.942.832.902.842.963.07
英国2.022.051.951.811.871.86
法国2.372.402.312.222.182.23
德国2.522.332.252.292.442.51
加拿大1.601.701.721.681.822.02
意大利1.231.131.001.051.041.11
韩国1.922.222.502.692.472.92
新加坡1.091.151.491.902.10
:土耳其*2000年数据;印度*1990年数据,**1996年数据,***1998年数据。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科技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4)》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前期美国国家科技职能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科技投资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评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世界=欧亚大陆、北非与印度洋
       第二世界=哥伦布探险后发现的南北美洲大陆与大西洋
       第三世界=麦哲伦航海后至18世纪之间发现的大洋洲与太平洋
       传统习惯将世界史看作以“第一世界”为中心不断向周围扩大的过程。大航海时代(1500年前后)开始之后的几百年间,世界近现代史也可以看作“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成长为稳定的世界,并且对“第一世界”造成冲击的时代。这三个世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依靠“海上航线”相互连接,最终逐渐形成现在的人类社会。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著,朱悦玮译《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三个世界”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7 . 有学者指出:“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材料的主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加强全球的治理
B.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
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国间政治冲突
D.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
2019-01-14更新 | 1377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9年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三下学期第3次限时训练历史试题(高补部)
8 . 200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6月20日定为“世界难民日”。对如表理解最准确的是
时间世界难民日主题
2006年希望
2008年保护
2009年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
2014年因战争而导致分离的家庭即使只有一个也太多
2017年我们与难民同在
A.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剧了难民问题B.难民问题的解决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C.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的难民问题D.战争与灾难是难民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
2021-04-16更新 | 434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白沙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21世纪以来,世界出现了大量新兴治理组织和机制,如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及其新开发银行、亚投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其特征是没有霸权型的国家主导。这反映出(     
A.国际秩序变革进一步发展B.霸权主义退出世界政治舞台
C.新兴国家开始主导国际事务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10 . 中国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为新兴国家争取了更多权利。德国支持并愿意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东欧、中亚等地区将更好地融入全球体系中。若从政治史角度来阐释该材料,最为恰当的是
A.区域经济合作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
B.中国是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主导力量
C.政治多极化将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D.新兴国家将极大冲击旧的世界殖民体系
2017-11-16更新 | 1013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9年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三下学期第3次限时训练历史试题(高补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