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当中的外资银行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着明显的上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墨西哥、赞比亚,外资银行的资本总量甚至能够占到本国银行部门资本总量80%以上。由此推知,当今(     
A.金融开放制约了第三世界发展
B.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加大
C.经济全球化导致国家利益失衡
D.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2 . 据统计,在中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难民问题依然严峻。2009年世界难民日的主题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由此可知(     
A.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B.安全问题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C.民族和宗教冲突愈演愈烈D.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头号敌人
2022-07-21更新 | 683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旅行”一词首次出现在英国天主教神父理查德·拉塞尔斯的《意大利之旅》一书中。与大学所提供的学院式教育不同,“大旅行”期望受教育者在跨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我完善。历史学家吉本也认为传统绅士的教育是在海外旅行中完成的。16世纪中期,受“学以致用,服务国家”的新教育观念的影响,英国贵族纷纷赴欧洲大陆,特别是意大利游历。17世纪,对那些希望在政府机构和外交部门谋取职位的年轻人来说,大陆旅行的教育功效已经稳固地确定起来。从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至1793年英法关系恶化前是欧洲“大旅行”的黄金时期。

——摘编自付有强《英国人的“大旅行”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的游记作品是历史学家了解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权威资源,尤其是记录欧洲人海外旅行经历的作品不胜枚举,例如刘易斯与克拉克受杰斐逊总统委托横穿北美大陆后写下的探险日记,法国托克维尔访问美国后撰写的报告,达尔文探访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记录……这些作品传达着发现新事物的喜悦,表现出对科学的强烈自觉意识。同时期,赴欧洲旅行的海外游客数量也在增多,他们把见闻记录下来,讲述给自己的同胞,其中有中国的使节、日本大臣、印度和北非学者等。

——摘编自《世界的演变:19世纪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英国“大旅行”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游记作品的特点,并简述其影响。
2023-02-04更新 | 316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如图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实施经济制裁案例统计表,这反映了(     
类别年份总数成功案例数失败案例数
单方面或参与实施的经济制裁1945—1970年301614
1970—1990年481038
单方面实施的经济制裁1945—1970年16115
1970—1990年39534
A.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美国弱权地位的丧失
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世界政治局势的动荡
2023-02-04更新 | 27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1985-2000年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经营情况。这说明了(     
年份海外分支机构总产 值占 GDP 的比例海外分支机构销售 额占 GDP 的比例海外分支机构出口总额 占全球出口额的比例
19854.77%20.02%30.30%
19906.27%23.56%26.41%
19955.99%27.63%14.86%
20009.63%47.70%44.86%
A.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巨大B.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的持续发展
C.国际关系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D.跨国公司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世界=欧亚大陆、北非与印度洋
       第二世界=哥伦布探险后发现的南北美洲大陆与大西洋
       第三世界=麦哲伦航海后至18世纪之间发现的大洋洲与太平洋
       传统习惯将世界史看作以“第一世界”为中心不断向周围扩大的过程。大航海时代(1500年前后)开始之后的几百年间,世界近现代史也可以看作“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成长为稳定的世界,并且对“第一世界”造成冲击的时代。这三个世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依靠“海上航线”相互连接,最终逐渐形成现在的人类社会。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著,朱悦玮译《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三个世界”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2022-11-03更新 | 378次组卷 | 98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文综历史卷
8 . 如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国际事件。由此表可知
时间事件
1993年美俄签订《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7年联合国关于限制排放使气候变暖气体《京东协议书》签订
A.合作与发展成为世界共识B.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C.全球化下价值取向同质化D.全球化取代集团化的趋势
2022-01-12更新 | 323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99年4月,在波兰等国加入北约后,北约通过了《北约新战略概念》,提出在继续坚持集体防御政策的同时,将对成员国防区之外发生的冲突及与北约安全利益相关的事件作出反应,包括采取军事行动。据此可以推知,《北约新战略概念》(       
A.防止了新冲突的发生B.加强了多极化的趋势
C.体现了霸权主义思维D.缓和了世界紧张局势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一种历史叙事模式,“西方中心论”把西方文明说成唯一正确的文明,把西方历史等同于世界史,未能呈现世界历史的完整性以及文明的多元性、等价性。长期以来,受“西方中心论”的影响,我们教科书的编写内容跳不出以西方为中心,多数研究项目也跳不出西方话语体系,知识结构多取自西方历史书,由此而导致错误的历史认知不胫而走。要破除“西方中心论”,构建中国自己的世界史理论体系,关键在于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形成”的理论,这个理论强调:“世界历史”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形成的机制一方面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方式不断完善,另一方面是各地、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不断扩大,最终打破了彼此间的壁垒。这就意味着:人类社会既是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过程,也是从分散到整体的融合结果。

——摘编自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

依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4-2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