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芬)马库•维莱纽斯《第六次浪潮》

图片反映了1830—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情况。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2-11-27更新 | 3091次组卷 | 23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北京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将欧洲联盟的结构列为三大支柱,如图所示:



     欧洲联盟的神殿式结构

——摘自(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列支柱中各选取一点,三点之间要有相互联系,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列出三点,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0-07-08更新 | 6534次组卷 | 40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北京专用)
3 . 1851年欧洲国家召开第一次国际卫生大会,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建立,尔后,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相继成为疫病防治领域技术咨询者和跨国行动计划的倡导者、领导者、协调者和实施者。在此过程中,国际卫生防疫体系
A.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B.阻止了流行病在全球传播
C.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D.始终是以欧洲国家为主体
2021-09-27更新 | 4192次组卷 | 39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2018-06-09更新 | 7983次组卷 | 63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2022-07-08更新 | 1929次组卷 | 143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22年6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危机应对小组(GCRG)发布第二份关于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最新报告,称在新冠疫情和气候危机及俄乌冲突下,全球食品、能源和化肥市场遭受的价格冲击正不断升级。报告称,估计94个国家的16亿人至少面临其中一项危机局面。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能源危机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障碍
B.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C.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D.全球化使传统社会问题呈现全球共性
2023-04-03更新 | 387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一模拟(北京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7 . 下表摘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部分重大主场外交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反映出(       
时间地方外交活动
2014年北京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6年杭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
2017年北京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7年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
2018年青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
2018年北京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得到落实
B.新中国实现与西方大国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C.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
D.经济全球化下各国主动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
2022-05-09更新 | 455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随着欧盟成员国逐渐增多,各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性逐断显露,各国的民族认同感在逐渐增强,欧盟内部的共性减少,对点各自利益诉求的多样性使欧盟内部局势渐趋复杂,一些成员国对欧盟整体的共同利益和目标产生了非议。这表明欧洲(     
A.无法维系其内部力量平衡B.民族利益分歧阻碍了一体化
C.联合只停留在经济政治领域D.一体化缺乏共同的文化基础
2023-09-17更新 | 337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9 . 交流·互鉴·共赢

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公元500年)之前,远距离贸易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古典时代,两方面的发展降低了旅行的风险,刺激了远距离贸易。首先,统治者出于军事和管理国家的目的,大力投资修建道路和桥梁,客观上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其次,古典社会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往往彼此相连。当这些帝国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对抗和冲突时,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就会出现一派和平的气息。远距离商贸的成本降低了,商品经营的规模急剧扩大。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概括古代远距离贸易发展的条件。

“哥伦布交流”指的是1618世纪间,发生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动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迁移。下表为“哥伦布交流”的大事年表(部分)。

1492哥伦布到达新大陆
16世纪初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西班牙的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35法国人带来的流感病毒使圣劳伦斯河谷的印第安人灭绝
1555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90年代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
1700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

——整理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哥伦布交流”带来的影响。

拉丁美洲革命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它早已在酝酿中。孕育这次革命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大众遭受不可忍受的殖民压迫。殖民地人民在同一领域、同一环境内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和同化,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普遍高涨。

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主义者的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诵。到18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工业虽然还很薄弱,但它是殖民地经济中一种新的因素,它必然会在殖民地不断发展,决非任何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所能压抑和扼杀的。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3)依据材料和所学,说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最近几十年,气候变化已经给所有大陆和海洋的自然系统以及人类带来了影响,气候变化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粮食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及其治理已经成为各国国家治理和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表明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全球气候治理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协调合作。2012-2021年,中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摘编自刘雪莲等《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4)依据材料,概括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原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10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欧盟已经成为抗衡美国的主要力量
B经济全球化的大部分利润流入西方国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发展中国家应该规避和制衡全球化
C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
D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中国正在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

A.AB.BC.CD.D
2023-05-30更新 | 40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