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有学者说:“冷战结束后,追求公平正义和多边主义的价值理念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这一愿望折射出
A.不结盟成为国家关系的主流B.多极化发展趋势得到加强
C.霸权主义被国际社会所抛弃D.“一超多强”局面遭到削弱
2 . 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说:“毕竟我们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我们必须领导革命……建立一个按美国价值标准建立的世界新秩序。”原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说:“‘冷战’的结束正在使美国的领导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以上材料说明
A.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B.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步入全盛时期
C.世界需要建立一个符合各国利益的新秩序
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
2020-03-1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材料 1903年,美巴政府签订开凿和永久租让巴拿马运河区的不平等条约,运河归美国政府所有,并由美国政府任命总督,升美国国旗,实行美国法律。1914年运河通航后,美国把运河两岸16.1千米范划分为运河区,设立了美军南方司令部(美在西半球的重要军事和情报中心),驻军1万多人,禁止巴拿马人入内,成了运河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经过巴拿马人民的长期十争,美国终于在1977年同意从1979年开始把巴拿马运河主权移交给巴拿马,条件是保留运河区内美军基地以及运河对美国船只永远开放移交过程是20年。1989年5月巴拿马举行总统大选,亲美的候选人获得了胜利,但长期执政巴拿马的诺列加宣布选举无效,自任国家元首。12月20日美国公开入侵巴拿马,不久,诺列加被迫投降。1989年12月29日,联合国大会以75票赞成,20票反对、40票弃权速责美国的入侵。美军入侵巴拿马遭到了欧洲多数国家的反对。美洲国家组织责这次入侵,要求美军立即撮军,秘鲁干脆召回了驻美大使。在巴拿马失去亲人的美国人民也极为不满。

——摘编自张国清《世界大战与局部战争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控制巴拿马运河对其具有的战略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入侵巴拿马的目的及其引发的国际社会反响。
4 . 据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准备从2019年1月28日开始就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展开调查。这是中国第二次请求WTO就此事进行调查。彭博社称,上月中国提出申请,但被美国否决。由于WTO规则禁止成员第二次阻止争端调查,此次调查可能会推进。可见
A.调解中美争端也是WTO的基本职能B.WTO有助于消除成员之间贸易壁垒
C.发展中国家可用WTO规则维护权益D.美国各项政策阻碍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5 . 2018年5月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宣布,美国将从6月1日开始对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7月6日,美国又开始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针对美国这一系列的举措,欧盟、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都对美国商品征收了报复性关税。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表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的特点
B.看出美国逐渐失去贸易出口大国的地位
C.反映了全球化浪潮下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2019-11-2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过去几十年,美国一向自诩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也是最大受益者。然而,现在的美国却变成了“搅局者”“破坏者”,美国一些政客大放厥词,说什么“自由贸易不是全球化”“全球化带给美国千千万万工人的只有贫穷和悲伤”。这些论调无非是想把国内矛盾的锅甩给经济全球化,妄图以牺牲全球利益和他国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2019年5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行政命令,对价值2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要求美国企业不得使用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企业所生产的电信设备,矛头直指“华为”等中国通信企业。

——摘编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却仍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的根源。
2019-09-2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A.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的不成功性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因果关系
2019-09-1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浠水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3月)历史试题
8 . 丝绸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阿里·玛扎海里认为:“在促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的主要因素中,应提到近代技术工业的诞生和发展,这种工业以代用品取代了来自中国的传统产品。”因此,缺少了商品的流动,作为商道的丝绸之路便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与此同时,西方的欧洲文明不断扩大自己在中亚的影响,中国在古代世界的主流地位被取代。

材料三   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主席高屋建瓴的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积极响应。


(1)据材料一,指出汉唐间丝绸之路的变化,并概括指出促进其变化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阿里·玛扎海里研究丝绸之路衰落的视角。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时代背景。
9 . 2018年5月31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宣布,美国将从6月1日开始对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7月6日,美国又正式开始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针对美国这一系列的举措,欧盟、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都对美国商品征收了报复性关税。对此材料表述正确的是
A.上述国家的行为都遵循了世贸组织的原则
B.美国大力推行贸易开放政策以维护其利益
C.表明经济全球化完全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
D.是对全球性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一种反应
10 . 商品·货币·市场·国际组织

材料一   秦汉、魏晋时期,凭借波斯和中亚商人的转运,中国与罗马帝国之间形成横贯亚欧大陆的丝绸贸易通道。唐朝时,丝绸、瓷器、珠宝、香料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宋代,由于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隔,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贸易的主要对象除了阿拉伯帝国,还有一些东南亚国家。对外出口以五金、丝绸和瓷器等手工业品为主,尤其是瓷器贸易大量兴起。进口商品则以香料、珊瑚、玛瑙、象牙等奢侈品为主。在丝绸之路发展史中,法国学者认为,来自阿拉伯的商队要比来自中国的多,因为他们需要中国商品,而中国则可以离得开他们。

——摘编自邹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商品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1971~1975年前后,福建泉州等地发现了多枚外国货币。



(2)阅读材料二,说明这些外国货币所体现的研究价值。结合所学,分析外国货币流通到泉州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1870~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


两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发展示意图



(3)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请运用材料三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

材料四   21世纪初中国主办的部分国际会议

时间地点会议宗旨
2014年5月上海“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亚洲
2016年9月杭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2018年9月北京第七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2019年4月北京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共建、共享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谈一谈这些国际会议召开的重要经济影响。
2019-07-05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