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世界=欧亚大陆、北非与印度洋
       第二世界=哥伦布探险后发现的南北美洲大陆与大西洋
       第三世界=麦哲伦航海后至18世纪之间发现的大洋洲与太平洋
       传统习惯将世界史看作以“第一世界”为中心不断向周围扩大的过程。大航海时代(1500年前后)开始之后的几百年间,世界近现代史也可以看作“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成长为稳定的世界,并且对“第一世界”造成冲击的时代。这三个世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依靠“海上航线”相互连接,最终逐渐形成现在的人类社会。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著,朱悦玮译《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三个世界”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2022-11-03更新 | 378次组卷 | 98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文综历史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汉代以来,通过区域内部贸易交流,构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古代东亚经济。……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古老的东亚经济圈走向解体。据统计,1830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约29.8%,尚可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但50年后,下降到只占世界总额的12.5%。这与蒸蒸日上的欧洲形成鲜明对照。

——摘编自《对东亚经济圈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业国或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


材料三   16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示意图


——摘编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亚经济圈形成和解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到19世纪后半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趋势。
2020-06-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仲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劳斯莱斯公司CEO约翰.罗斯于90年代曾说:“10年前公司98%的技术研究工作是在英国完成的,而现在这个比例不足40%,很多工作是在德国、印度、新加坡等完成的。”这一现象说明了(   
A.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B.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动力
C.企业的产业链逐渐分化D.信息技术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漫画描绘了一个全身穿着中国货的外国人叫嚣着抵制中国货。对此认识是不正确的是
A.漫画中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B.漫画体现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引起部分国家的恐慌
C.漫画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显著
D.漫画中的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6 .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在全球化体系中,美国是唯一居于统治地位的超级大国,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上从属于它。……我们不是老虎。全球化才是老虎。但是我们最会骑老虎,而且我们正在对其他所有的人说,要么骑上来,要么滚开。我们之所以最会骑老虎,是因为我们把它从虎崽子养大成老虎。”这反映了
①全球化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
②美国拒绝其他国家加入全球化体系
③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是全球化的产物
④全球化的规则是由西方国家制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