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历史研究需要参考相关资料。下列参考资料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          
《哥伦布大交换:1492 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16——18世纪白银流入中国数量估算》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世界:一部历史》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B.新航路开辟对东方的影响
C.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冲击D.白银经济的发展和衰落
2 .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习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中欧领导人会晤、中日韩领导人会晤等重大活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A.坚持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
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战略
C.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的外交
D.坚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022-12-22更新 | 126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西方学者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兴(崛起)大国必然挑战既有(守成)大国,后者也会主动应对这种威胁和挑战,从而使大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1980年美国军事作家赫尔曼·沃克在演讲中首次以“修昔底德陷阱”一说“隐喻”和“警示”当时的美苏冷战。2012年,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将“修昔底德陷阱”应用于对中美关系的“论断”和“警示”。

——摘编自黎海波、宋瑞芝《“修昔底德陷阱”:认识误区与战略应对》

材料二   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这个世界,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况西方学者对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依据和这一看法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分析中美关系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出路在哪里。
4 . 2022 年4月,第 131届广交会在线上举办,丹东市组织 30家企业“登云”参展,相继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进行了“屏对屏”商洽。这客观上说明(     
A.电商日益受到国民青睐B.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商务D.现代科技促进信息交流
2022-10-27更新 | 2890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金砖国家成立以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2021年,金砖国家之间贸易额比2006年增加300%,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发动机。同时,新兴市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正在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占比约世界总量的40%。这一趋势的发展(     
A.使发展中国家经济普遍实现振兴B.使金砖国家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
C.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D.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材料二:俄乌冲突不仅直接引起了欧洲政治经济形势发生重大的变化,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形势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俄乌冲突的走向和结果对国际社会秩序产生的结果将是深远的。

——摘编自许宏“俄乌冲突、全球政治经济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学术研讨会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7 . 20世纪80年代,巴黎六个电视频道每年播放1300部电影和电视剧,其中1000部来自美国。法式大餐受到麦当劳快餐冲击,巴黎时装败于西部牛仔服,香槟让位于可乐。这反映出(     
A.文化多样性受到冲击B.冷战冲突达到白热化
C.经济全球化严重受阻D.法国文化走向边缘化
2022-07-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经济中心往往是生产的中心,商品集散的中心,有的国家由于商业资本发达,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形成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从而也形成世界经济活动的中心。在以产业转移为形式的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过程中,资本逻辑成为其内在动力,哪里赚钱,资本就流动到哪里,产业就转移到哪里,制造业生产就转移到哪里,“赚钱是人类最终的和唯一的目的”。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新资源的发现,在资本逐利目的的驱动下,生产中心、经济中心会转移,从而产生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摘编自张峰《马克思论世界经济中心转移与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者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6-27更新 | 47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75年,欧共体9国和非洲等46个发展中国家签订了《洛美协定》,该协定是欧共体对外发展援助的主要框架,它规定非洲等国家的工业产品和绝大部分农产品可以免税和不限量进入欧共体市场,而共同体成员面向这些国家出口时不要求互惠,只享受最惠国待遇。据此推知,该协定的签署(       
A.缩小了南北国家间贫富差距B.构建了公正合理的经济新秩序
C.推动了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D.表明欧洲经济区域化进程加快
2022-05-04更新 | 540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