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74年,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创立,其研究视角和会议组织长期为西欧国家主导。二战后,该会议中的亚非学者不断增多,举办地也开始更多倾向于非欧洲国家,并于1973年更名为“亚洲和北非人类科学国际大会”。这些变化(     
A.得益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B.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产生
C.反映了国际秩序的发展趋势D.加剧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经济体系被认为是“基于普遍性的行为原则协调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间关系”的多边主义。进入21世纪以后,多边主义的演进逐渐从量变到质变,其基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图所示。这可以用来说明(     

A.南北合作实现互利共赢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霸权主义得到有效遏制D.国际经济秩序的革新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如图四幅图片用于研究性学习,与之契合的主题是(     

A.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的共享B.文字演变与社会生活变化
C.多极化趋势与人类文化传承D.文化传承的载体及其发展
2024-01-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8 比较变化类择题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4 . 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双方宣布“中法两国应承前启后建立长期的全面伙伴关系”。1998年,中英两国宣布发展全面伙伴关系。同年,中国同欧盟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一时期中欧关系的发展(       
A.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B.反映了世界格局的根本性变化
C.得益于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兴起
2023-12-26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消灭易错】《世界现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为全球100强非金融性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资产、销售和就业上占总公司的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A.区域经济集团化迅速发展B.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
C.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增加D.全球化是人口迁徙的动力
2024-04-13更新 | 355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福建卷02)-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近年来,大国博弈急速冲高,地缘冲突空前激烈,国际关系格局和国际秩序及地缘形势均发生重大变化,推生了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经济危机等全球性危机。这可用于说明,近些年(     
A.国际局势发生剧烈动荡和变化B.政治多极化影响全球治理
C.全球性危机加剧国际局势动荡D.经济全球化趋势遭到遏制
2024-04-09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一直围绕着几个主题展开:“经济与科技革命”、“战争或剧变”、“世界格局变化”。

经济与科技革命战争或剧变新世界格局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体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
第三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据【美国】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提炼出一个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文化学术秉承战国之余续,活跃在诸侯国境内的文士也大多来自齐鲁及荆楚地区。当时分散各地的诸侯国王,如吴王刘濞、淮南王刘安、梁孝王刘武、河间献王刘德,皆秉承战国养士之风。汉初藩国文化尚有地域差异,相对而言,南方淮南一带长于辞赋,而北方河间一带则重在经术。汉武帝中后期,原本游说于诸侯王国的文士会聚长安。当时的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以史学见称,王褒、扬雄等人因辞赋受宠,董仲舒、公孙弘等人则以经术而显贵,他们共同造就了关中文化的辉煌。

——摘编自宋展云《汉末文化中心的迁移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材料二   自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世界文化格局已经完成了两次历史性大调整。第一次调整是世界文化中心从东方转向欧洲。进入17、18世纪,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释放出巨大效能,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格局开始向欧洲倾斜。到1900年,“全球1/5的土地和1/10的居民已归于欧洲列强的各个帝国的版图”,“欧洲文明笼罩全球”。第二次调整是从欧洲转向美国。进入20世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洗劫”,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发展尽显疲态。而二战后的美国凭借“工业产出占世界的近1/2,贸易出口占世界的1/3,黄金储备占世界的2/3”的实力,最终取代欧洲成为国际体系的霸权国家和世界文化中心。进入21世纪,国际力量对比再次发生变化,世界文化格局也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变化,进入了第三个大调整时期,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呈现上升态势。

——摘编自颜旭《百年大变局:世界文化格局的解构与重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学术文化变迁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文化格局前两次调整的显著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面对世界文化格局迎来百年巨变所应采取的态度。
2024-03-11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江苏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海上格局指国家力量在海上的对比态势。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后期,在与英国海战失利后,荷兰霸主地位被取代。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

海上格局转换的焦点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力量对比的竞争;二是关于海洋规则的博弈。西方国家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在对海洋规则的理解上,各海洋强国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尤其在主权和安全理念方面,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与后发海洋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国际秩序的建立或塑造离不开实力的支撑。

随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自然或人为灾害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发酵,人类正在迈入全方位认知、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海上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4-01-20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难点21 背景原因类材料题解答技巧-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经济大调整是应对特定的世界经济政治事件以及对世界经济各要素的适应与变化所作出的反应。这些重大的世界经济政治事件是划分调整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新一轮世界经济大调整的前提。二战结束至今,世界经济经历了三次大调整,第四次大调整正在酝酸之中。

阶段事件动因
从二战结束到20世配70年代初国际经济体系和组织的建立;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形成新科技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东西矛盾的加剧
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货币体制的变化;对国家干预政策的调整;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科技革命的发展;南北矛盾:东西矛盾;西西矛盾
20世纪80年代木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国际性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信息高速公路与美国“新经济”时代;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科技革命的发展;西西矛盾;南北矛盾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瞅元启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到新阶段科技革命的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环境问题凸显;不公正的国际竞争秩序

——摘编自潘建国《战后世界经济大调整的动因、表现及趋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者任意一个阶段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1-01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