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苏冷战结束后,美国以全力防止世界上再出现对其世界领导地位构成挑战或威胁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出现作为其政策取向。相较于此,欧盟则谋求能够和美国“平起平坐”,改变“美主欧从”的态势。美欧双方都力争维护既得利益,同时又都想扩张自己的势力和影响,但双方因国情和在世界所处的地位不同,在“单边主义”和“有效多边主义”上各有侧重,由此导致政策取向上相左,也进一步消解了双方的凝聚力。

——摘编自丁原洪《世界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动》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美欧关系”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6-19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北京(金学导航)大联考文综历史试题(5月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条约或会议

时间会议或条约简介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919年《凡尔赛和约》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围绕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协调了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1945年4月《联合国宪章》共分19章111条。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联合国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1968年7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文明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材料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条约,其中蕴含着全球治理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9-06-03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世纪80年代初,法国启蒙学者雷纳尔针对美洲的发现,提出了著名的“雷纳尔之问”,即“美洲的发现对人类是福音还是祸害?如果它是福音,我们靠什么手段来保持促进其带来的好处?如果它是祸害,我们靠什么手段来弥补其带来的损失?”。

随后,欧洲学界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意大利学者约瑟夫·芒德里认为,美洲的发现是一个十足的错误,在给美洲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使欧洲遭受了伤害。法国学者沙特吕则批判了“美洲的发现是邪恶的”这一观点,认为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欧洲商业的进一步扩张,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是有益的。

——摘编自王晓德《“雷纳尔之问”与美洲“发现”及其后果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对“雷纳尔之问”做出一个回答,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纷纷推出贸易保护政策,导致美国产品价格下跌显著。美国贸易顺差从1920年的近30多亿美元一路下降到1923年的几乎为0,虽然之后有所回升,但是基本在10亿美元以下。1929年美国股市大跌,经济陷入萧条。在此背景下美国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使平均总体税率从之前的15%左右提升至接近20%的水平。但美国进出口跌幅进一步扩大,并且出口跌得更多,基本都保持在——20%左右。1934年在国务卿赫尔的努力下,美国颁布了《1934年互患贸易协定法案》。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美国企业进口,并且赋予了总统协定关税的权利。之后,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和平均总体税率开始逐步下降,贸易保护程度在世界范围内才得到缓和。

——整理自姜超《历史上美国如何打贸易战》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见图)

材料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有几种观点,其中观点之一就有:经济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前后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请完成这一观点,并运用世界近代史的史实,论证这一观点。(说明:论证这一观点要从材料一中任选4个要素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6 . 鼠疫是由鼠疫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对于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541-664年,发生了“查士丁尼”鼠疫。这次鼠疫源自中东,通过商路和战争路线传播到整个拜占庭帝国,后来从欧洲大陆传到英国。拜占庭史学家讲其归因于“上帝的惩罚”。鼠疫引发了欧洲人口下降和劳力短缺。民众对瘟疫产生的强烈的恐惧心理严重地扰乱了拜占庭帝国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生活,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迅速丧失。1347年——1351年爆发了“黑死病”。这次鼠疫源起于蒙古,随着蒙古帝国的军事和贸易扩张传入欧洲大陆。死亡人数达2000万,占欧洲总人口的1/3,部分地区可达2/3.大量人口的死亡,大片土地荒废,西方学者称其为“欧洲农业萧条时期”。但它加速了农奴制的瓦解,调整了农业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黑死病的蔓延,给人们带来恐慌。教徒们开始对基督的爱心和教会的作用产生怀疑,教会专制地位动摇。人类历史第三次鼠疫被称为“香港鼠疫”。1894年开始于香港,然后蔓延至中国广州、上海等地。20世纪30年代到达高峰,波及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穗港两地人员往来频繁,很多人未经卫生检疫部门的检测,到香港后多在交通繁忙的车站、码头工作,遂成为传播病菌的主要载体。瘟疫的肆虐令当时的香港经济与商业贸易几乎陷于停滞状态,但对于健全殖民政府的传染病预防机制和提高殖民地的公共卫生水平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李超《历史学语境中的瘟疫》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7 .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成为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共同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起源于16世纪;
观点二:起源于19世纪;
观点三: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2005年7月,八国集团峰会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的格伦伊格尔斯庄园召开,迎接他们的除了格伦伊格尔斯美丽的风景之外,还有逐渐升级的抗议全球化的示威游行和暴力事件,全球化的反对者用树干堵塞了该镇的一座桥梁,还有人竖起了“G8无民主”的标语。反全球化者还声称要破坏这次峰会。
请回答:
(1)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说明:选择材料二中任一种观点,并从材料一中任选3个要素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出现了众多的全球化反对者? 你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如何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上表为二战后世界大事年表(部分)。根据上表内容,任选一个角度提出主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范畴,且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历史特征。目前学术上认为经济全球化最初发端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15世纪以前,东西方社会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形成复杂的社会分工,因而也不可能在大的范围内形成持久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


——摘编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研究》


上图反映的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及史实。请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阐述你对该论题的理解。(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利益已经和世界利益融为一体,使美国对外界依赖过大,美国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主权国家,更是一个世界利益转换器,一旦世界其他地方出现危机,美国很难不被卷入。世界霸权的利益属性已经与美国血肉相连,对美国而言,一方面有空前的霸权福利持续刺激,另一方面丧失霸权等于国家死亡。

——据2016年11月22日世界经济评论《美国的“霸主焦虑”》整理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美国霸权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