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重大的征服运动……迫使一切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演进过程。分析影响文明转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人类文明的显著变化发生在16世纪以后,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条款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的进程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19世纪中期至l9世界末,推动“生机勃勃的新欧洲”“崛起”的政治、经济因素主要有哪些?
(3)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着过去”到“开眼看世界”。归纳这一时期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或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分析这一时期两方文明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的文明转型,如国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的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4)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今天我现了什么新趋势?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
2020-04-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历史试题
2 .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C.联合国地位日益提高D.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2020-03-2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塘沽一中、汉沽一中、大港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1988年1月1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日本有责任应该主动地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发挥最大的力量。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
A.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B.继续追随美国
C.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试图称霸世界
4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化解法德这对宿敌之间矛盾的直接因素是
A.冷战的推行B.两极格局的形成
C.欧盟的建立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2020-03-2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变世界的七种元素:代表着力量又具有进攻性的铁;组成生命又释放热量的碳;折射着人类贪婪欲望的金;为世界留下影像的银;蕴藏巨大毁灭能量的铀;创造白色纯净空间的钛;以及催生互联网世界从而彻底颠覆人类生活的硅……发现元素和利用元素的历史,也是人类进步革新和贪婪疯狂的历史,在促进人类繁荣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本性,引发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

元素在人类社会的表现形式
木材、木船、纸、煤炭、冶炼、石油、天然气、烟雾、二氧化碳……
铁农具、冷兵器、蒸汽机、铁路、工厂、大楼、机器、轮船、枪、坦克……
饰品、贵金属、掠夺、货币(国际)金本位、金融体系……
饰品、贵金属、掠夺、货币(国际)银本位、摄影……
飞机、潜艇、涂料、化纤、塑料、癌症……
原子弹、核电站、放射性、医疗……
装饰、瓷器、玻璃、建筑、计算机、互联网、尘肺病……

——据【英】约翰·布朗《我们如何走到今天:改变世界的7种元素》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在上述七种元素中选择任意一种,概括其表现形式的变化,指出历史上与其相关的史事,并结合史实说明其产生的历史影响。(要求:简要概括表现形式的变化,写出至少一例与其相关的史事,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历史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这个时髦的字眼风靡一时,所到之处无坚不摧,几乎任何一件事都与其休戚相关。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渗透和加强,在全球范围内正掀起一股强大的文化冲击波,一个国家,只要不是闭关锁国,她就不可能不受异文化的影响。全球化与其说是用同一代替差异,还不如说是为空间和地域的新型互动、全球与本地的崭新联系提供了机会。世界各地的人们之所以吃肯德基、麦当劳,是由于这种卫生、便捷的快餐方式适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因此便有了市场。人类文化的演变,不是一时“西化”一时“东化”,而是取人之长,补我之短,较低的文化进步到较高的文化是单元文化发展到多元文化的聚合和汇流。

——摘编自袁铭《浅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元化现象》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提出自己对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
7 . 某班就《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应该是
A.现实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B.经济全球化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C.经济全球化威胁了部分国家的经济安全
D.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2020-03-1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9-20高三上·天津·期中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其中充满着各国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博弃。

全球化在不同时期对各国的影响

时期国家与损益
新航路开辟西班牙、葡萄牙:掠夺大量黄金,开辟殖民地
意大利:失去东西方商路中心地位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加速资本积累,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被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
英国:实力逐渐削弱
二战后初期美国:建立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英国:失去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加入世贸组织,促进经济发展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历程。
(2)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以中国为例加以论证。
2020-03-1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20世纪60年代,针对世界形势的变化,以卡尔·多伊奇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随着两极向多极转变,战争的次数可望减少,形势更为稳定。而以肯尼思·华尔兹为首的一些学者则认为,两极体系比多极体系更为稳定。据此可知,这两种认识
A.体现了美苏对峙与世界力量中心增多的国际格局
B.都明确指出未来国际关系发展的趋势是消除战争动荡
C.说明第三世界成为制约美苏两极的重要政治力量
D.使未来世界政治格局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强
10 . “信息高速公路”是指(     
A.电子计算机B.通讯技术
C.高效率的信息传输网络D.传递邮件的高速公路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