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 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 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C.各国发展道路一致D.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民族交融
2024-04-07更新 | 73次组卷 | 61卷引用: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 . 高中学生参加辩论赛,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下表是某班同学围绕一个历史主题举行的辩论会,其辩论的主题应是(       

正方

反方

互联网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走天下”成为很多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网络安全成为社会问题。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
A.世界多极化的趋势B.文化多样性的影响C.社会信息化的利弊D.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3 .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全球外汇市场的日交易额从1989年的6200亿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万亿美元,全球期货交易所的日交易额从1988年的4820亿美元上升到1994年的1.4万亿美元。各国金融外汇市场瞬间沟通,资金在全球快速流动。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B.世界多极化日益明显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
4 . 由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等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组成的二十国集团,其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成为全球经济合作最重要的组织之一。二十国集团是(       
A.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B.全球性经济贸易组织
C.两极格局下的政治治理机制D.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6 . 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在处理对西欧、日本关系时从原来的“命令型”“支配型”转向“伙伴型”“合作型”。这反映了(       
A.世界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社会信息化D.区域经济集团化
2023-09-16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7 . 2007年,有英国学者写道:“冷战让美国变成西方世界的霸主。“欧洲以某种方式承认美利坚世界帝国这个必然结果。然而如今,美国政府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美利坚帝国和其目标不再是众所接受的真。”材料描述的现象反映了(     
A.美欧矛盾无法调和B.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C.经济全球化的加快D.全球治理机制亟待改革
2023-09-16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8 .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加强国际协调,以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这表现在(       
A.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开支B.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经济组织
C.制定经济发展计划D.构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非拉国家摆脱西方国家殖民统治,走上了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第三世界的力量不断增强。上述材料反映的战后世界发展趋势是(       
A.政治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全球信息化D.文化多样性
10 . 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是(     
①社会信息化   ②文化多样化   ③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④世界多极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