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近年来,大国博弈急速冲高,地缘冲突空前激烈,国际关系格局和国际秩序及地缘形势均发生重大变化,推生了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经济危机等全球性危机。这可用于说明,近些年(     
A.国际局势发生剧烈动荡和变化B.政治多极化影响全球治理
C.全球性危机加剧国际局势动荡D.经济全球化趋势遭到遏制
2024-04-09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1500年~1998年世界部分国家GDP(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图,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1500-1998年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GDP增长率趋势图

——(英)安格所·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第一个转折点,指人类在纪元1000年左右开始了麦迪森观察到的“纪元千年转折”或者称作“麦迪森千年转折”。在“第一个千年”(公元0~999年),人口增长六分之一,但是人均收入零增长;在“第二个千年”(公元1000~1998年),人口增长了22倍,人均收入增长了13倍,结果使全球GDP规模提高了逾300倍。在“第二个千年”中,于1820年前后又出现了更大的增长反差,开始了“麦迪森1820年转折”:在1820年前,人口增长了4倍,人均收入仅增长了50%;在1820年后,人口增长了5倍,人均收入提高了8倍。在整个“第二个千年”,一个重要的生命福利指标——平均人口预期寿命,从“第一个千年”末的24岁上升至20世纪末的64岁。

——摘编自伍晓鹰《从去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银索长期增长密码》

材料三   “如果全球的政治家们有足够的智慧,放弃重商主义下的‘丛林法则’,回到以规则为基础的惠及全人类的全球市场化,那么我们就可以重现自由市场经济的辉煌!人类是有未来的,也是可以有大发展的,但是需要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所展现的大视野。”

——摘编自伍晓鹰《从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探索长期增长密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1820年间中国与西方GDP出现“麦迪森1820年转折”的不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下半叶中国CDP变化的总体趋势及其主要因素。
(3)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的观点的理解。
2024-05-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试题卷-高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发展进程简表

时间发展特征本质
15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经济国际化
1718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工业革命英国商品输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德法美等国资本输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战后国际市场机制的完善和确立:IMF、WB.关贸总协定等。经济全球化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42%的出口,西欧47%的出口,日本48%的出口均依靠发展中国家。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不发达,贫困问题不解决,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摘自网络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全球化发展在二战前后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全球化发展体现的新趋势。

材料三   二战后关税与贸易额变化示意图


材料四   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是调解纷争,它是贸易体制的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还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以及为贸易提供解决争端和进行谈判的场所。该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的绝大多数,因此被称为“经济联合国”。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范围除传统的和乌拉圭回合确定的货物贸易外,还包括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外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和非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领域。世界贸易组织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贸易组织(含其前身关贸总协定)对全球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五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逆势而行的措施

20171月: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

6月:宣布美国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10月:宣布决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2月:决定不再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移民问题全球契约》制订进程。


(3)你如何看待特朗普的逆全球化措施,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下体现了怎样的大国担当和作为?
2024-03-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后直至晚清时期,“天下观”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是把中原王朝看做“一个文化共同体,而不是一个政治疆域,更非一个种族疆域”。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崇尚的是仁、德、礼等文化价值观念,所要实现的是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良好的商业航海气氛和城邦政治孕育了古希腊人朴素的世界主义观念,斯多噶派最先提出了“世界大同主义”的观念,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言:“全世界都是我的故乡”。古罗马帝国亦产生了一种帝国精神,即对武力征服、对外开拓、帝国一统的追求。

——摘编自侯毅、吴昊《论中国“天下观”与西方“世界主义”》

材料二下表是近代以来海上霸权的更迭简况

时间霸权更迭
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
17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初英国取代荷兰的霸主地位,随后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
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
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材料三

新中国“世界观”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对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前后10年,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认清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第四个阶段是2012年之后,积极倡导并致力于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合摘编自江涌、王力、黄莺《60年中国之“世界观”》等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比较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罗马“天下观”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以来海上霸权演变的特点,并归纳影响海上霸权演变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进入21世纪后中国倡导“和谐世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诺贝尔和平奖的变迁

诺贝尔和平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至今已经有120年的历史。其宗旨在于奖励对世界和平有贡献的人或组织,从而推进世界和平进程。以下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信息节选。

获奖年份姓名国籍获奖原因
1901迪南瑞士创办国际红十字会
帕西法国法国第一个和平组织的创建者
1906西奥多.罗斯福美国调停日俄战争,促使日本和沙俄签订了朴茨茅斯合约
1919威尔逊美国倡议建立国际联盟
1935奥西茨基德国德国《世界论坛》杂志主编,因反对纳粹法西斯而入狱
19391943未颁奖
1945赫尔美国美国国务卿,在建立联合国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
1953马歇尔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
1954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为二战中的难民提供了国际保护,作了大量人道主义的、社会的和非政治性的工作
备注:1948年苏联另设设立斯大林国际和平奖,于1956年改名为列宁国际和平奖。
1950本奇美国对阿以战争的调解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第一个获诺贝尔和平奖的黑人。
1960卢图利南非领导反对南非种族隔离的和平抵抗运动,主张以
非暴力的方式解决种族歧视
1964马丁路德.美国领导美国黑人以非暴力的形式反对种族隔离
1965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保护儿童健康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活动,改善他们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条件方面的贡献
1969国际劳工组织在争取工人合法权益、反对失业和贫困的斗争中所做的大量工作
1971勃兰特德国推行“新东方政策”,并缓和了二战后欧洲的紧张局势
1973基辛格美国在越南战争停火谈判上所发挥的作用
黎德寿越南
1978萨达特埃及缓解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冲突,为中东和平作出重要贡献
贝京以色列
1985世界医生争取防止核战争组织使世界人民认识到核战争的灾难后果
1990戈尔巴乔夫苏联在东西方关系缓和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备注:1990年,苏联最后一次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授予当时尚在狱中的南非反种族分离主义领导人曼德拉,以表彰他为和平废除南非种族隔离政策所作出的努力。
1993曼德拉和德克勒克南非为和平废除南非种族隔离政策所作出的努力,为南非民主进程奠定了基础
2005国际原子能机构因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地和平利用核能
2006穆罕默德尤纳斯和格拉明银行孟加拉国经济学家自下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的努力
2007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在创造以及传播有关人为气候变化知识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为多渠道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世界粮食计划署为改善受冲突影响地区的和平条件作出的贡献

——资料改编自刘炳香:《国际关系视野中的诺贝尔和平奖》


(1)斯大林(列宁)国际和平奖的设立与终止,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变化?
(2)根据材料,概括百年来诺贝尔和平奖的变化趋势。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百年来诺贝尔和平奖变迁的看法。
2022-05-21更新 | 175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2022届等级考综合复习2历史试题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20年11月25日,北约组织发布了“北约2030:团结面对新时代”改革报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指出:“世界正在变化,我们面对着更多的网络攻击,更残暴的恐怖主义和核武器的扩散,随着中国崛起、全球力量平衡的转移以及复杂安全环境的挑战,北约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北约新一轮变革有三点变化引人注目:一是北约试图进一步增强政治角色,将自身重塑为政治、军事双重同盟;二是随着传统大国竞争回归和全球性新风险的增多,北约将突出应对中俄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三是北约将以亚太为重点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当然,北约的战略转型也面临着与欧盟机制重叠、威胁认知难以协调和军费分担问题的制约。在中美大国竞争新形势下,中国需对北约的变革趋势与影响保持高度警惕。

——摘编自郭籽实、洪邮生《北约新一轮变革趋势与影响:“北约2030”改革报告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含义并举两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新一轮变革的趋势。
2022-05-10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在1991—2011年的20年里,西方七国集团在全球GDP中的份额从2/3下降为不到一半,而中国、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等国(金砖五国)的份额却从7%左右上升为20%左右。这一变化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中国成为全球化的引领者
C.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8 .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成大国,而现成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单极加多极世界对美国政策将产生下述影响: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第三,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欧洲保持良好合作是消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所患的孤独症的良药。

——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

材料二  亨廷顿明确指出,冷战结束后,他要寻找一种新的范式去取代已经过时的冷战范式,认为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亨延顿文明观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这从他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中就可一览无余:限制儒教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扩大军事力量……现实地缘政治表明: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

——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

材料三  冷战后美国的东亚战略变化是针对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的,其实质仍在强化和维持美国在区域内的主导地位和战略影响力。美国意识到中国在地区中的影响扩大已经出现可能挑战其霸权的趋势,其战略要旨在牵制中国发展和维护美国利益。

——张晟泽《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与中国应对》


1)据材料一指出亨廷顿的国际格局观,并概括这一格局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与亨廷顿的不同观点,并分析材料中亨廷顿观点的实质。以史实论证“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
3)据材料三指出冷战后美国在东亚的战略意图。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现代中美关系为例,可以从哪些角度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2021-01-2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材料二:邓小平在1975年复出后,他以“消肿”为突破口,抓军队质量建设,抓装备,抓编制……邓小平指出:“我们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军队很臃肿。真正打起仗来,不要说指挥作战,就是疏散也不容易。”为此,他提出:军队要整顿,要消肿,要抓编制,抓装备,抓训练,提高现代化水平。要“减少不必要的非战斗人员。减少统率机构、指挥机构人员,最主要的是减少干部”。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民解放军数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具体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此次裁军的目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世界投资报告》统计,2001年国际直接投资7350亿美元,其中5053亿美元流入发达国家(美国1240亿美元,其次是英国、法国),2050亿美元流入发展中国家,其余270亿美元流入中欧和东欧转型经济体国家。这反映出(     
A.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B.逆全球化趋势逐渐增强
C.大国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D.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