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统计,2012年全球大约1260万人由于环境原因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23%;2014年全球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在480~1270万吨之间;2016年全球只有70个国家发布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制铅涂料条例。这些问题表明(     
A.全球治理的艰难竭蹶B.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共识
C.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D.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难以协调
2023-05-08更新 | 267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魏晋有户调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调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赋;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绢而当庸直;调则户税,各随乡土所出,岁输绢绫纯绵,其无蚕桑之处,则输布麻。惟田赋不计亩而计丁或户,则与均田制度相辅而行,盖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丁征租也。 均田制度以户籍为本,籍既失实,欲不废而不能矣。逮唐之中叶,均田制度坏,租庸调亦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矣。

——摘编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

材料二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我们先祖的伟大发明。丝绸作为我国传统的特色产品,早在张骞开拓“丝绸之路”之前,就已出口国外。 至明代,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太平洋航路的开通,欧洲一些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开始出现在东方,以中国丝绸为主要贸易品,贩运至第三国,从事赚取超额利润的大规模的“三角贸易”。

——摘编自顾国达《近代中国的生丝贸易与世界市场》

材料三“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参与国分享其发展经验和资源,以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途径,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部相关方带来共赢的结果。 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全球经济公共产品。……随着逆全球化之风席卷西方世界,“一带一路”建设凭其巨大的规模与资源,有潜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引自[美]卡里·托克《“一带一路”为什么能成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唐代户籍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简析租庸调制“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阐明欧洲国家在上述“三角贸易”中的经济获益。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丝绸在我国古代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经济全球化方面的作用。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揭示“丝绸之路” 蕴含的象征性意义。
2023-07-10更新 | 2256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新侨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限时模拟训练(2)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马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其位于阿根廷东南端的南大西洋水域,距离英国本土约1.3万千米,距离阿根廷海岸约500千米。关于马岛的主权归属,英国和阿根廷之间一直存在争论,并时常发生冲突。1982年3月,事态急转而下,4月2日阿根廷军队突袭马岛,俘虏了岛上的英国驻军。3天内,英国发动了自二战以来最大的军事行动。经过40多天激烈的海陆空战斗,阿根廷军队投降,英国恢复了对马岛的统治。战争的代价是惨重的,750名阿根廷士兵和236名英国士兵阵亡。

材料二   英、阿两国对马岛主权的争议由来已久。由于主权的不确定而引起战争,所以主权争端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许多人明确主张马岛主权应属于阿根廷;阿根廷学者博洛尼亚将争端追溯至殖民时代;也有学者认为,在不受限制的军人执政这一病态体制之下,军政府急需得到公众的支持,所以发动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又指出阿根廷强烈的亲西方政策导致自己过高地估计了美国的重要性,所以在决定“侵略”时显得有恃无恐。尽管视角不同,但这些学者都认为这场战争从阿根廷方面来看是必定要发生的。

——摘编自赵万里《关于马岛战争研究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岛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岛战争所带来的启示。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8年2月,斯里兰卡获得独立,建立了以僧伽罗人为主的政府。僧伽罗族是斯里兰卡最大的民族,约占总人口的 74%,信仰佛教。另外18%的人口为信仰印度教的泰米尔人。泰米尔人声称斯里兰卡政府实行的语言、就业、教育和宗教等方面的政策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故要求独立,但遭到政府的反对和镇压,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酿成了尖锐的冲突。20 世纪 70 年代,泰米尔人中的一些青年成立了一个名为泰米尔伊拉姆解放之虎(简称“猛虎”)的组织,开始从事争取独立的武装恐怖活动。常年内战不仅导致6万多人丧生,70多万人流离失所,造成斯里兰卡经济凋敝,而且给周边尤其是邻国印度造成了动荡局面。印度、美国、英国等先后宣布其为恐怖主义组织,也冻结了该组织的海外资产。因负担不起昂贵的战争费用,和谈成了猛虎组织最好的出路。同时,求和解反内战,谋和谈促和平成为斯里兰卡绝大多数民众的共同心愿。2009年5月18日,猛虎组织最高领导人被动毙,后政府宣布斯里兰卡长达25年的内战正式结束。

——摘编自李杨《论斯里兰卡内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斯里兰卡独立后发生内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斯里兰卡内战结束的相关因素。
2023-03-1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西域是汉唐时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催化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伴随这阵阵悦耳的驼铃和漫天的黄沙,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胡桃、胡葱等作物来到中国,葡萄和石榴的引种最为典型。葡萄最早为古埃及人栽培,后来被传到地中海沿岸。《史记》中“葡萄”写作“蒲陶”,就是希腊文Botrus的音译。当时中国不仅引进葡萄,还带来了葡萄酿酒技术。石榴原产于波斯,中亚、南亚、西亚也都有悠久的栽种历史。古代波斯的女神阿娜希塔、西传地希腊的赫拉女神、南传地古印度的鬼子母神诃梨帝,都把石榴作为自己的圣物,而她们又都是生育女神。

                                                                             —摘编自李兰芳《地图上的中国史》

材料二   两汉魏晋时期,中亚地区小国林立。随着两汉政府同匈奴战争的胜利,中原王朝的势力和影响也逐渐渗透西域,大宛、康居和大月氏等国与中原王朝关系趋于热络。南北朝时期,中原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西亚萨珊波斯在公元3世纪兴起后,导致贵霜帝国逐渐衰落。隋唐时期,随着中国国力强盛,与中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唐朝在中亚设立羁縻府州。中亚粟特地区正式出现的安、康、米等昭武九姓国家也频繁与中原王朝发生联系,嗣后因阿拉伯人向中亚扩张,及唐王朝与阿拉伯的势力在中亚交锋,这种联系更加密切。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无力西顾,逐渐丧失对中亚的控制。

                                                                         —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材料三   习近平同志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中指出:“‘我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但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参与国的合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介识,概述物种交流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时期西域地区国家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识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史学家在他的著作中详尽地叙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下表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原因基本观点
两大阵营内部紧张的关系协约国和同盟国内部各怀鬼胎,关系微妙复杂。国际关系普遍脆弱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德国的战争罪责德国为追求自己的实力强迫扩张
战争机器的发展各国相继扩军;成立总参谋部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思想助长了军国主义情绪;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交织在一起,使得战争愈益可能
巴尔干战争巴尔干战争导致东欧国家之间仇恨更加强烈

——摘编自【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1914年以前,广泛传播的西方乐观主义带有一种国际性质。帝国主义者认为西方领导者给“劣等民族”带来了新的启蒙。19世纪晚期,已初步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国际组织,这为正在发生的国际危机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出路。

——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思《全球文明史》


(1)请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上述材料关于“一战”爆发原因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从一战最终不可避免地爆发的历史教训中获得了怎样的历史启示?
2023-06-05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地区差异

年份 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总人口(百万)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
1800978505.1207.3304.3
18251100605.4258.2354.3
18501262806.34011.4404.4
187514201258.87517.2505
1900165022013.315026.1706.5
1925195040020.528539.91159.3
195025017242944952.527516.7
1970   69866.667325.4
19754076156438.475368.681127.2
1997582926814688074180138.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材料二   法国开发署和巴黎政治学院探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20项参照标准。

治理主题平等的要求全球角色,地方挑战应对危险
参照标准1.人口
1)人口众多、流动频繁
2.人口
2)老龄化
3.能源模式:明天是哪一种?
4.生物燃料
1)回归农田
5.生物燃料
2)评估对气候的影响
6.农业:2050年能养活整个地球?
7.电力:发展之能源
8.能源:能用的起、多样化、洁净与安全
9.环境:要不要给大自然付报酬?
10.气候、生物多样:公正、公平与谈判
11.绿色经济:政策调控的时代
1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网络
13.城市增长:对治理的挑战
14.统计:全世界人口有50%住在城市
15.非洲:非正规城市
16.粮食:南方国家的城市如何反饥饿
17.城市交通:控制供应与需求
18.流行病:国际化的、城市的治疗方法
19.危险:预防的目标
20.海平面上升:对城市的威胁。

——引自皮埃尔·雅克主编《城市.改变发展轨迹(看地球2010)》,2010年出版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以来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概述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结合所学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通用语推广大事记(部分)

时期大事记
春秋朝、聘、令、盟等正式场合及赋诗作文,一般都使用雅言。
秦汉以原秦晋方音为基础形成“通语”,以隶书为通用文字,编纂了一大批推行通用语言文字的字典辞书。规定学童必须能够背诵、讲解和书写八种字体九千字方能为吏。
北魏孝文帝曾强力推行“通语”。魏书文帝本纪太和十九年六月已亥公元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隋唐颁布《切韵》为官韵。在科场上必须遵守其音韵标准。
主要把《广韵》、《集韵》、《礼部韵略》作为官韵。
规定学校要教学“天下通语”。学生学习标准汉语不力要挨板子。
明清颁行“参考中原雅音”编订的《洪武正韵》。设正音书院,教授南方的官员和读书人标准“官话”。

——据孙海娜《我国国家通用语》

材料二1500多年前,盎格鲁撤克逊民族凭借北欧日耳受民族勇猛顽强的“海盗精神”抢占不列颠岛,在16世纪以后短短的两百年中就创造出独具英国民族特色的先进语言文化。此后,英语在英美两个西方强国的推动下,越来越成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20世纪后期,为了占领国际贸易市场和旅游市场,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英语成为各国推销本国商品的有力武器,各国公司纷纷用英语为自己的商品在国际媒体上做广告,千方百计为自己争夺客户。现代英语所扮演的世界通用语言角色在国际事务各个领域普遍得到认可。

——摘编自《英语的全球化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

材料三今天,世界比以往更加期待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摘编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推广通用语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语能够发展成为世界通用语的历史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有利条件。
2023-05-10更新 | 28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48月,不结盟国家第二届首脑会议首次提出建立"新秩序"的口号。联合国大会于19745月相继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动纲领》。这些文件确立了建立主权平等、公平互利的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行动纲领。1995年,江泽民在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要创造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要恪守以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准则;要建立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型国际经济关系;要形成自主选择、求同存异的国际和谐局面。他还认为,联合国应当也能够在这些方面发挥自己独特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罗刚、褚俊英《略论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及路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对构建国际“新秩序”的贡献,并简述联合国在构建国际"新秩序"方面的作用。
2022·上海·模拟预测
10 . 从民族独立到新兴国家的发展。

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新兴国家的发展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1)根据提示,将时间轴补充完整。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但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状态。阅读下表,归纳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征。
亚洲国家/区域内容
中国国共两党合作开展北伐战争,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民族党实行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
印度甘地和国大党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伊拉克民族独立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3)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有(三选)
A.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殖民主义在拉丁美洲的统治,唤醒了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意识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殖民主义势力,促进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传播的民族自决原则,成为亚非拉人民反抗殖民主义的武器   
D.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
E.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殖民体系瓦解,战后亚非拉涌现出大批新兴国家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现代化之路曲折坎坷。以下材料指出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与之匹配的选项有(双选)
最近几十年,最大和最重要的成就是很大一批民族和国家摆脱殖民的和外来的统治而独立。……但是,外国和殖民统治的残余痕迹……和各种形式的新殖民主义仍然是阻挠其获得彻底解放和进步的最大障碍之一。……在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国际大家庭是不可能取得均匀和平衡的发展的。

——节选自《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1974年)

A.新旧殖民主义的影响   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人口膨胀和环境恶化   D.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2022-08-08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普通高中2022年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