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近年来欧盟不断出台关于北极的政策文件,尤其关注北极国家和相关行为体的开发活动 是否与欧盟的全球气候目标一致;2021年12月,俄罗斯提出拟禁止外国船只通过北方航道运送俄罗斯能源货物,也禁止外国船只在此航道上进行破冰及沿岸航行。这说明(     
A.俄欧关系因地区冲突恶化B.发达国家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C.欧盟东扩威胁俄罗斯安全D.北极地区地缘政治地位上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盟友和竞争对手中寻找或培育新的共同利益、开拓新的合作议程以获得国际合作的领导地位,成为尼克松上台后的重要任务。1969年,尼克松开启了北约“应对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的建立工怍,环境治理项目成为该委员会的核心项目。此外,尼克松将环境议题纳入了对苏的“缓和战略”中。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总统一反80年代美国环境外交的低迷,开启了“美国第二个环境时代”。1993年后,美国积极增加了对外环境援助,并以此显示其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表明其对国际社会的“负责态度”。自1997年起,美国政府在每年的地球日都要发布有关环境外交的报告,对全球环境状况和国际环境政策作出评估,并确定今后的环境外交工作重点。而《京都议定书》没有对发展中国家规定具体的减排要求,美国随即提出了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看法,认为这种做法会加剧发展中国家在减排问题上的惰性。

——摘编自夏正伟等《克林顿政府的环境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政府实施环境外交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90年代美国环境外交的新发展。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环境外交战略的认识。
3 . 1947年芝加哥大学《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设立虚构钟面“世界末日钟”,标示出世界受核武器威胁的程度,12时整象征核战爆发,杂志社因应世界局势将分针拨前或拨后,进行了多次调整。“世界末日钟”的设立(       
A.真实再现了世界局势的变化B.标志着冷战局面的形成
C.强化了人们对核危机的警醒D.预示着人类命运的走向
2024-05-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测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1500年~1998年世界部分国家GDP(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图,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1500-1998年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GDP增长率趋势图

——(英)安格所·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第一个转折点,指人类在纪元1000年左右开始了麦迪森观察到的“纪元千年转折”或者称作“麦迪森千年转折”。在“第一个千年”(公元0~999年),人口增长六分之一,但是人均收入零增长;在“第二个千年”(公元1000~1998年),人口增长了22倍,人均收入增长了13倍,结果使全球GDP规模提高了逾300倍。在“第二个千年”中,于1820年前后又出现了更大的增长反差,开始了“麦迪森1820年转折”:在1820年前,人口增长了4倍,人均收入仅增长了50%;在1820年后,人口增长了5倍,人均收入提高了8倍。在整个“第二个千年”,一个重要的生命福利指标——平均人口预期寿命,从“第一个千年”末的24岁上升至20世纪末的64岁。

——摘编自伍晓鹰《从去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银索长期增长密码》

材料三   “如果全球的政治家们有足够的智慧,放弃重商主义下的‘丛林法则’,回到以规则为基础的惠及全人类的全球市场化,那么我们就可以重现自由市场经济的辉煌!人类是有未来的,也是可以有大发展的,但是需要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所展现的大视野。”

——摘编自伍晓鹰《从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探索长期增长密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1820年间中国与西方GDP出现“麦迪森1820年转折”的不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下半叶中国CDP变化的总体趋势及其主要因素。
(3)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的观点的理解。
2024-05-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试题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本世纪以来,在巴厘岛、波兹南、哥本哈根召开的一系列全球气候会议上,发达国家试图垄断环境容量划分,占有未来新型能源技术和市场,最终实现对低碳经济的控制。这表明(     
A.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B.在全球治理中应加强国际合作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亟需建立D.新的霸权主义正在国际上蔓延
2024-05-09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据统计,1982-2021年间美国先后退出了17个国际组织或国际条约,其中存在退了又返、返了又退的情况,比如美国二进二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反映了美国(     
A.对世界的控制在减弱B.主导的世界秩序崩溃
C.灵活利己的外交本质D.在主动适应多极世界
7 . 2024年1月1日,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正式成为金砖国家新成员。扩员后的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的占比约为27%,人口约为45%,领土面积约为35%。金砖国家的扩员(     
A.表明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进一步提升发展中国家影响力
C.主导重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南方是指经历了非殖民化、冷战和冷战后全球化,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赢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并在百年变局中浮现出来的全球性新兴经济与政治力量。

全球南方国家共有殖民化与非殖民化时代的历史记忆,它们“遭遇”过西方现代性的冲击,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又在非殖民化进程中持续“觉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联合国为基石的战后国际秩序彻底否定了殖民扩张的合法性,全球南方的前身“第三世界”在非殖民化进程中,追求独立并按照现代民族国家的方式组织起来。

全球南方的浮现过程中,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上追求战略自主,其立场不受意识形态所左右。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拒绝参与西方大国主导的对俄制裁与孤立。诞生于“万隆时代”的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等组织仍然存续,一些新的磋商机制也在不断产生与拓展。这些国家试图充当整合南北政策的桥梁角色,越来越强调自己的文明国家身份。可以说全球南方的浮现本身就是复杂多变的,处于不断演进之中。

——摘编自李东琪《全球南方的源流辨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全球南方”浮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全球南方”浮现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南方”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原则。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果一定要我用一句话为20世纪做个总结,我会说,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却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与理想。

—[英]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著《极端的年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20世纪的总结”自拟论题并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5-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题名《胡作非为》的讽刺漫画,该漫画意在说明当今世界(       

A.经济全球化利与弊并存B.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C.国际治理体系亟待革新D.单边贸易规则成为欧美国家的共识
2024-05-07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