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乾隆年间,传教士郎世宁擅长用新的技法画马(见图)。他注重马的解剖和结构,以短细的笔触来刻画马匹皮毛的质感,观察细微,落笔准确,效果逼真。画面背景则依然使用传统的墨加淡彩的树木坡石。这体现出(       
   
A.中西绘画风格的交流与融合B.近代自然科学对艺术的改造
C.皇帝意志塑造新的艺术风格D.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渗透
2 . 西方史学家孟席斯在其著作《1434:一支庞大的中国舰队抵达意大利并燃起文艺复兴》中声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许多机器设计图与元代王祯的《农书》等中国古籍的设计图“惊人地”相似。此说法可用以佐证( )
A.达.芬奇模仿中国科技成果B.东方文化点燃文艺复兴之火
C.中国传统科技领先于西方D.东学西传影响西方科技发展
2023-03-10更新 | 1731次组卷 | 21卷引用:海南省白沙县海南中学白沙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质是封闭和保守的‘黄土文化’。”下列能批驳此观点的有(  )
①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大秦使臣来华     ②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
③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外传和马可•波罗来华   ④郑和下西洋
⑤《农政全书》的有关内容     ⑥清政府的“海禁”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
2023-02-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徐光启、李之藻等人的倡议下,明朝天启年间,先后从澳门购买红夷炮,并聘请多名葡萄牙炮师与翻译,协助训练士兵制造火炮。据此可知,当时部分士大夫
A.重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认识到欧美船坚炮利
C.有巩固海防的强烈意识D.反对朝廷的闭关锁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4487次组卷 | 6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B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