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图1、图2为唐朝初期地方政区规划的调整,这一变化的出发点在于(     
A.重视山川地理形势B.顺应经济重心南移
C.强化地方基层治理D.防止外重内轻局面
2 . 图1和图2分别为东汉十四州和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这表明从汉到唐(       

A.国家版图日益扩大B.黄河中下游地区渐趋衰落
C.南北发展趋向平衡D.行政区划不再注重山川地理

3 . 巡检司是明清时期县级政区以下的重要机构,其设置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清末巡检司分布图

材料二   巡检司的职责是“掌捕盗贼,诘奸宄”,凡治安形式严峻地域,往往会设置巡检司弹压。巡检司的分布与人口分布一致,若一县控制半径过大,稽察难周,往往需要设置或移驻巡检司以分防地方。关津险要、水陆要冲、潘山滨海、县境交界等地,均需设置巡检司弹压。随着市镇之兴衰,巡检司的职责也随之发生变化。

——均据胡恒《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区与基层社会治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巡检司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

2023-02-10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行政区划原则确立的智慧

材料 面对地方行政制度中层级与幅员的国境,古人想尽办法寻找层级和幅员的平衡点。

唐代十五道图                                                       元代中书省和十行省图

——梁志成、胡波、陈家运《基于学业水平要求的“时空观念”培养策略》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对两幅图片中的行政区划的变化进行阐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下图)。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     

(注:①—⑦表示处理此事的先后步骤)
A.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逐渐扩大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
C.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渐趋规范D.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
2023-07-10更新 | 3313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图2、图3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政治制度?图1到图2的演变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的什么变化?

材料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既有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客观因素的推动,也有中央政府为强化中央集权、提高管理效率而采取主动变革。这些变革有其自身特点,对维护王朝统治,促进民族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以图3所示政治制度为例,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2022-10-1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盂鼎及其铭文(部分)。图文如下:


王曰:“……锡汝邦司四伯,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锡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又五十夫,毕迁自厥土。”

注:著名的大盂鼎有铭文291字,记叙了周康王赏赐给贵族盂土地和奴隶等重要史实。

材料二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以会王之东蒐。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

——《左传·定公四年》

材料三 1995年,在西安出土的秦代右丞相印封泥。(下图)


材料四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

——《新唐书·百官志一》

材料五 下图为明朝谢环《杏园雅集图》(局部),描绘了明成祖时杨士奇等多位内阁大臣议事的场景。



(1)依据材料一、二,你能确认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哪些史实?
(2)依据史料的形式,指出材料三、四、五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三则材料印证了中国古代中枢机构变化的哪些史实?
2022-02-1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