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2 道试题
1 . 汉武帝鼓励天下“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上书言国事以自荐,并亲自审阅,优者录用,授予郎中、给事中等官职,“其时上书自荐者达千人之多”。宣帝规定通过上书拜官者须试用一年。上述做法(     
A.纠正了察举制度弊端B.强化了中枢行政制度
C.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D.改变了社会主流思想
2 . 唐代十道或十五道巡按使在各自的监察区内行使巡察职权,于各道设立治所,实行定期的巡察制度。同时还制定了包括吏治、民生、户口、治安等多个方面的巡视规范《巡察六条》,并且还规定了巡按使的停留时间。这表明唐代监察制度(     
A.具有极强制度创新意义B.改变了地方的权力结构
C.旨在加强君权削弱相权D.利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3 . 开元二十四年,田琬任易州刺史兼高阳军使。据《全唐文》记载,田琬“弱冠游太学,寻师授《韩诗》《曲礼》,以为《小雅》伤于怨刺,《大戴》失于奢侈,功业宜先于济理,章句非急于适时。因读《孙吴兵法》《卫霍别传》,遂仗剑从军,以功授合黎府别将”。这说明(     
A.学校教育不能满足现实政治需要B.唐朝的政治环境较为开明
C.从军立功仍然是入仕的主要途径D.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2024-03-02更新 | 41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4 . 下表呈现的是传世文献中汉代皇帝“责问”臣下的记载,这说明汉代(     
类别内容
遣使责问武帝时,由于三长史的揭发,武帝认为张汤“怀诈面欺”,派了八批使者手持文簿责问张汤
下诏责问公元前43年,“春霜夏寒,日青亡光”,元帝就丞相、御史大夫工作中的疏漏和民间可能出现的灾荒等以“诏条”责二人
当面责问元帝时,中书仆射石显陷害大臣萧望之。元帝以议事不详密为由当面对石显等进行责问
A.监察制度有待调整B.官僚体制日趋成熟
C.督导官员手段多样D.皇权相权斗争激烈
5 . 下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局部)的对比,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的实质是(       
项目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中国科举制(乡试)
考试内容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A.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B.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C.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D.英国选官制度是对科举制的借鉴发展
2024-03-02更新 | 115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1年江苏历史真题变试题
6 . 唐代德政碑一般在地方官员离任后,由当地吏民请立于交通要道,以供观瞻。碑文一般力赞官员德政,在朝廷允准立碑后由士人撰写。德政碑的颁赐说明朝廷(     
A.不断完善地方监察管理体系B.以民众口碑衡量官吏政绩
C.与地方共同构建良吏的形象D.丰富地方官考课制度内容
7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材料一   (唐太宗)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   (北宋)国初取进士,循唐故事,每岁多不过三十人。太宗初即位,天下已定有意于修文,特取一百九十人,自唐以来未之有也。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选举考三·举士》

材料三 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在西方国家政府中,政府部长等政务官负责制定政策,对政策的正确与否负政治责任,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策,在政务官的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摘自《选择性必修一》

材料四   在我们西方所有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归功于中国的科举制度。

——(美)艾伦·坎贝尔

材料五   汉承秦制,“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上其计簿”,御史大夫检查计簿所载数据的真伪,丞相府则据实以行奖惩,绩优者升迁。为了防止官吏弄虚作假,汉朝颁布了《上计律》、《功令》、《考功法》,其中规定了“上财物之计簿而欺谩不实”的行为为欺谩之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吏,也要免职。唐代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考课的具体法规,明确规定考核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指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是针对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而规定的具体要求,偏重在职才能的考察。各部门长官在对其下属进行初考后,考核结果要“悬于本司、本州之门三日”。

——摘编自刘守芬等《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

(1)按照要求,完成表格。
时间

先秦时期

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
制度

世官制

B

九品中正制

D

标准

A

德才

C

E

(2)材料一中唐太宗“喜”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结合所学,分析出现材料二状况的原因。
(4)依据材料,归纳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看法。
2024-02-26更新 | 53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上海专用)
8 . 云梦秦简《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道德有很高的要求,明确将父慈子孝列为“政之本”,从维护政治伦理和施政理念出发,相当系统地罗列了官吏必须遵守的各项准则和应当注意的各种事项。由此可见,秦朝(     
A.事实上以儒家思想治国B.对官吏的考核严苛
C.发展并完善了法家思想D.注重官吏队伍建设
2024-02-24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五)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说,明朝“官吏都从最低的职位开始他们的事业,然后按照才能和品行的等第,依法按荣誉体制而迁升。未能达到某一项标准等第,就意味着或是撤职,或是降职”。由此可知,明代的官员考核(       
A.实现了与监察的结合B.具有理性化的特点
C.以考试作为主要方法D.自下而上依次进行
2024-02-2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一)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芃先生在《考试兴衰和大国沉浮》中指出,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考试的兴衰和国运的沉浮密切关联,这绝非偶然现象,其本质是人类自我认识与社会认识的统一、自我改造与社会改造的统一、自我完善和社会完善的统一。

请以“考试与国运”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