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的文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17—18世纪,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了所谓的________________。政党一般会把官职分给________________,平民也可以进入________________,但是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要更换大批政府官员。
2023-07-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06·选必一第06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8世纪,无论是英国还是欧洲大陆,社会上层和知识界都曾有人对中国的法律制度、科举选拔制度等称道不已,然而他们的赞赏之情,却始终未能转变为其本国的现实制度,根本原因在于(     
A.赞赏者没有足够实权和影响力B.这些制度不适合欧洲变革需要
C.欧洲人对中国的认知模糊不清D.中西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差异
2023-07-10更新 | 3199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3 . [科举制与西方文官制度]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历经1300年,科考700多榜,共产生近600名文状元。历代皇帝都会将殿试钦点的每一榜状元及进士全部勒石铭记,并竖在孔庙国子监以示表彰,诏告皇朝文才辈出,标榜皇帝选贤任能,以鼓舞士气,垂示后人,营造重学风气。其中,北京孔庙约保留了195座进士题名碑,主要为明清两代石碑,碑上刻有状元及其余进士的姓名、次第和籍贯。许多历史名人贤达也在这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如文天祥、于谦、林则徐等名字都能在碑林中找到。

——摘编自叶小秋《北京遇见状元碑》

材料二   西方学者对文官制度的看法

看法

出处

如果建立政治(指狭义的竞选模式下的政党政治)控制行政的管理模式,行政就是低效率的。因为行政有其特定的领域,如技术的和科学信息的收集以及纯粹行政或人事管理……行政功能应该由那些在政治上中立的、长期任职且有能力的文职官员来完成。这些官员将在政府中扮演着半科学、半司法和半商务性质的角色[美]弗兰克·约翰逊.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个对政府的研究》(1900年)
如果要提高行政工作效率,不仅要使行政组织按照等级结构组织起来,而且行政人员也必须由那些在技术上有能力和长期任职的专家——官僚——来担任。尽管官僚从属于他们的政治主管,但主管并不能够直接干预官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完成其应完成的具体工作[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1921~1922

——据石庆环、王禹涵《透视美国公务员制度:基于联邦和地方政府的比较》整理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孔庙“状元碑”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状元”崇拜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位学者要求改进文官制的共同目的,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相较于中国古代科举制,近代西方文官选用标准有何进步性。
4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西方选官制度互相借鉴,促进了彼此的发展。近代西方学习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制定了文官制度;现代中国又学习西方的文官制度建立了公务员考试制度。下列关于中西方官员选拔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
B.学堂选官制度在《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后设立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法等国文官制度最终建立
D.党管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的根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855年英国颁布枢密院令后的9个月中,被提名应试的文官候选人有1078人,经考试淘汰了309人。从1855年到1869年,共有8169名应试的文官候选人被淘汰,主要是因为文化程度太低或能力太差。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A.行政人员素质低下B.文官选拔标准改变
C.政府行政效率提高D.文官制度不断完善
2023-06-21更新 | 516次组卷 | 5卷引用: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世纪后半期,英国各政党间为了争夺选票,力图在下院中占据多数席位,加强了对党员的纪律要求,以致出现了“即使是多数党的议员也不是其政党的主人,而是它的奴仆”。各政党加强纪律要求,主要是基于(     
A.议会至上的原则被改变B.内阁的政治影响力扩大
C.政党之间矛盾得到缓和D.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023-05-24更新 | 893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把英国大臣与文官关系比喻成“丈夫与妻子的关系。”大臣像丈夫,虽然由他们做出决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和经验,使他们在一些具体事务面前无能为力。这时,像家庭主妇一样,文官参与决策并处理具体事务就顺理成章。据材料可知(     
A.文官群体逐渐成为权力中心B.英国君主立宪制走向成熟
C.文官群体对大臣形成了制衡D.大臣和文官党派利益一致
2023-05-16更新 | 832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8 . 文官制度把政府中的行政管理工作视为一种职业,这种职业由文官充任。文官“无过失不受免职处分”,没有任期限制。由此可知,文官(  )
A.队伍规模较小B.呈现职业化特征
C.缺乏监督机制D.公务员制度形成
9 . 1854年,英国议员向国会建议将政务分成机械工作(例行工作)和智力工作,机械工作录用的学历标准为中学文化水平,智力工作指的是带有政治性质或者是行政管理性质的工作,需要由大学文化水平的人员担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机械工作不需要考试录用B.政务分工有利于科学管理
C.文官选拔受到了议会的操控D.智力工作重要性超过机械工作
10 . [中西方的文官制度]

材料

项目西方文官制度中国公务员制度
用人标准注重通才或专才,把业务知识和能力作为主要条件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政治立场政治中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管理原则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专门机构管理党管干部
行政价值取向公平正义、公共利益、公共责任、依法行政坚持为人民服务

——摘编自袁珠妮《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对公务员制度形成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西方的文官制度”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史实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