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从明嘉靖年间郑若曾的《筹海图编》,到鸦片战争前夕严如熤的《洋防辑要》,这些海防论述大多以“倭寇”为假想敌,以“备倭”和“防寇”为基本着眼点。这表明(     
A.天朝上国观念盛行B.倭寇长期滋扰东南沿海
C.海权意识严重滞后D.开拓海洋成为政策重点
2024-05-08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倒计时4天-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2 . 北宋官员苏颂使辽途中曾写下《奚山道中》(奚山道:宋辽间的往来驿道,位于辽中京附近)一诗:“拥传经过白霫(白霫:北方少数民族)东,依稀村落有华风。食饴宛类吹箫市,逆旅时逢炀灶翁。渐使犬羊归畎亩,方知雨露遍华戎。朝廷涵养恩多少,岁岁轺车万里通。”诗中所述(     
A.反映出政权割据下的统一因素B.赞扬了辽宋间榷场贸易的繁荣
C.彰显出了女真族的封建化成就D.体现北宋对外交往的开放色彩
3 . 如表是唐、明、清三代统治者的部分言行。这能够反映出(     
唐朝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明朝朱元璋统一天下后说,“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字如一”
清朝康熙帝时拜孔子,编纂《康熙字典》;雍正帝时用汉人,行汉法;乾隆帝时编纂《四库全书》
A.“华夷之辨”观念的逐步强化B.“多元一体”精神下的天下观
C.农耕与游牧文明不断交融D.民族平等成为治国基本原则
2024-05-07更新 | 320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5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4 . 乾隆时期,孔庙、娘娘庙、神农庙等中原庙宇在蒙古族聚居的一些地方出现,并受到人们的尊崇,蒙古族(尤其是八旗蒙古)中还出现了一批颇具声望、兼通蒙汉的文人学者。这反映出当时(       
A.蒙汉杂居影响文化心理B.汉语已成蒙汉通用语言
C.蒙汉民族文化认同趋近D.民族平等观念已经萌发
2024-04-03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66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5 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挑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唐朝海兽葡萄纹铜镜。镜背面图案由高浮雕式的若干瑞兽和葡萄枝蔓组成,瑞兽以狮子为原形,形态各异,穿梭嬉戏在葡萄藤间,充满了生气。该镜可用于佐证(     

A.民族交融的密切B.艺术创作的写实
C.中外交流的事实D.开明包容的政策
2024-04-01更新 | 35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专练)热点04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高考热点】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押题预测
6 . 丰镇地处晋、冀、蒙交界,素有内蒙古“南大门”之称。该地在清代经历了“游牧地一卫所一理事通判厅一理事同知厅一抚民同知厅”的行政体制变迁。促成这一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地理环境B.边疆治理方式
C.民族交往状况D.历史文化传统
2024-03-13更新 | 21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7 . 南越王陵基坐北朝南、前朝后寝。墓前部为前室、东耳室、西耳室;后部为主棺室、东侧室、西侧室和后藏室。墓主葬具为一棺一椁,安放在主室正中。墓葬中出土有“文帝行玺”龙钮金印、 “泰子”(太子)龟钮金印等。这可用于说明(       
A.南方各民族深度交融B.中原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C.华夏认同观念的萌生D.南越与汉朝的朝贡关系
2024-03-07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海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8 . 如表所示是1975年对内蒙古通辽地区的部分考古调查结论。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从舍根墓群的考古结果看,至少从东汉时期开始,陶罐、陶壶、马具和海螺等饰物已经成为促进该地区鲜卑、匈奴和契丹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媒介
辽代韩州城遗址、豫州城遗址及墓地等考古遗存,说明古代通辽地区作为东部“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传播、扩散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精神的重要通道
进入清朝以后,通辽地区进入由游牧向定居转型的社会发展状态
A.少数民族地区封建经济发达B.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悠久
C.游牧民族生产方式遭到废弃D.民族间文化交流居于主导
9 . 如表是有关隋唐民族关系的部分观点。这些观点(     
观点来源
沙钵略(突厥)称雄漠北,多历世年,百蛮之大,莫过于此。往虽与和,犹是二国,今作君臣,便成一体。情深又厚,朕甚嘉之。隋文帝
皇上膺天育物,无隔华夷,率土黔黎,莫不慕化。风行所及,日入以来,职贡皆通,无远不至……圣情含养,泽及普天,服而抚之,务存安辑……混一戎夏,其在兹乎!裴矩(隋)《西域图记·序》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雠敌。唐太宗
《周书·文帝本纪》:“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隋书·铁勒传》:“铁勒之先,匈奴之苗裔也。”唐朝官修史书
A.体现出民族关系的平等B.否定了华夷之辨观念
C.增强了民族共同体意识D.加快了边疆地区开发
10 . 17世纪后期,广东人鄚玖率族人南迁至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并把此地经营为富庶的小邦(亦称“港口国”)。乾隆年间官方文献评价其“宫室与中国无异,服物制度仿佛前代(明朝)”“其风俗重文学,好诗书……子弟皆彬彬如也”。这体现了(     
A.清朝开明的民族文化政策B.双方对中华礼教的认同
C.宗藩朝贡体系的深入发展D.移民社会呈现多元色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