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前,欧洲国家主要关注政务语言、宫廷语言、法令语言等。进入19世纪以后,官方对生活语言的关注越发普遍,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开始实行初级义务教育,官方确定的标准语言也被推介给所有在校学习的人。这一变化(     
A.利于培养国民政治认同B.顺应民主共和的主流趋势
C.推动文化的一元化发展D.适应提升政治素养的需求
2023-08-28更新 | 56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近现代国际法】

材料一   近代国际法虽然确立了国家主权独立,平等等原则,然而“非文明与半文明”的殖民地、附属国却无法享受这些原则的保护。在欧洲大国的主导下,近代国际法确立起保护关系,租借地、势力范围等原则,这些原则成为列强殖民扩张和统治的重要法律依据。

——摘编自常大毅《从法的性质看国际的本质》

材料二   二战后,国际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法律”,应用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国际法领域的租借地、势力范围等原则被废除。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获得极大发展,在经济和文化领域订立了大量国际法规。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公平、合理、互利”为原则,并推动制定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规。为协调对太空的利用,各国还订立了《外层空间法》。国际法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摘编自谢晓庆《论国际法的历史发展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作用。
2024-05-13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3 . 【中世纪到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国王们肩负保护民众安全的责任,并为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和司法制度,以获得对封臣和臣民的有效控制权。11—12世纪,这些制度在西欧逐渐确立起来,它们正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核心。而且,当时商人和市民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民族的行政机构、军队政体、司法和教会不再被一些世袭家族控制着。与此同时,语言的多样性在欧洲形成并保留下来,而这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罗马法成为中世纪政治理论的基础,而罗马人相信国家是至高无上的。13世纪,“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就已经存在。

——摘编自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材料二   正是在启蒙思潮与美国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法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它要求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权。这样的要求注定了法国革命会超出一国的范畴,发展成一场整个欧洲的革命:因为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专制王权国家的统治之下,而法国大革命却推翻了这一政治原则,其必然会引起整个欧洲的反弹。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作为“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的特征。
2024-05-05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1945年以来,国际法出现了新兴的分支——国际经济法,许多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以下原因正确的是(     
A.新兴民族国家加入国际社会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D.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法的主导者
2023-11-3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联合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召开联大第十一次特别紧急会议,投票通过了曾被俄罗斯一票否决掉的乌克兰局势决议草案。随后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了西方国家提出的对“五常否决权”增加限制的决议。据此可知(     
A.全球治理秩序面临严重挑战B.政治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速
C.和平与发展仍旧是时代主题D.联合国安理会制度彻底崩溃
6 .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

材料一   国际法之所以产生于欧洲,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的。1609年,荷兰人格劳秀斯发表了《海洋自由论》,提出了海洋自由原则。17世纪初,意大利学者真提利斯提出了国家领土包括毗连的海城的主张,开始形成领海的概念。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法的诞生。1793年的法国宪法和国民议会《人权宣言》提出的不干涉内政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以及庇护政治犯的原则等逐步为国际社会所接受。1899年和1907年的两次海牙会议对战争法规有重要的发展,将仲裁真正确立为一项解决国际争端的国际制度。

——摘编自道客巴巴《国际法内容的历史演变与展望》

材料二 国际法委员会于1947年由联合国大会设立,在国际法的编撰和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从而使不成文的习惯国际法规则日渐走向法典化。现在的许多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都要求各国制定相应的国内法规范,以切实履行国际法上的义务。各种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团体已在众多的国际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和法人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中来。外层空间、海洋探索、极地开发、原子能利用、环境保护、国际犯罪恐怖主义等一系列新领域已经开始进入国际法的适用范围。国际组织特别是国际刑事法庭则促进了国际利法的发展。

——摘编自梁涛《论国际法的晚近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国际法在欧洲产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趋势。
2022-12-0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二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签订的部分协定公约。这反映出
时间协约
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1947年10月《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1949年8月《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
1950年11月《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公约》
1951年7月《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A.国际关系的民主化B.发达国家主导国际事务
C.国际社会的法制化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8 . 下列时间轴示意图表明了14-19世纪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现象,它们共同反映出欧洲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动荡变迁中的思想解放B.民族国家正在形成
C.城市发展推动欧洲进步D.国际交往方式多样
2021-02-06更新 | 1075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864年,总理衙门组织出版了《万国公法》,郑观应阅后写道:“公法一出,各国皆不敢 肆行,实于世道民生,大有裨益”,认为中国应加入国际法体系。甲午战前,郑观应感叹说: “公法仍凭虚理, ……是故有国者,唯有发愤自强,方可得公法之益。倘积弱不振,虽有百公法何补哉?”该思想变化说明郑观应(     )
A.主张借国际法维护国家主权B.认识到民众思想启蒙重要性
C.强调学习西方通过变法图强D.反思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观
2024-05-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10 .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变化】

材料一   13世纪,欧洲“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已经存在,此时,国家主权的概念尚未出现,但民族国家已在孕育和形成之中。到了中世纪末期,欧洲出现了向民族国家过渡的大趋势,其标志则是专制王权的建立。从现代化的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而最先从西欧兴起的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在其他地区传播开来,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形成的巨大推动力从根本上唤醒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族意识,从而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普遍形成。

——摘编自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材料二   二战结束以来,由于殖民地独立后的人员“返流”,为战后重建招收“客工”,接收各类难民和欧洲共同体内人员自由流动等原因,欧洲各国的移民数量不断增加。欧洲原本相对单一的民族国家因此出现了变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治理形态上的变化在欧洲国家也体现得非常充分。欧盟已经建成统一市场和关税同盟,成员国使用统一货币;通过《申根协定》取消国境限制;在政治、外交、财政、社会等领域中,欧盟国家的合作也日益紧密。这样,原来属于民族国家控制的主权事务,很多都要在欧盟层面上进行合作与协调。

——摘编自田德文《国家转型视角下的欧洲民族国家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以后欧洲民族国家变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