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6世纪的西班牙法学家维多里亚认为、海洋、河流、港口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应对任何国家开放,鱼类、珍珠和黄金皆可由先占者自共同所有的河流、海洋中获取。这一观点(       
A.尊重了民族国家的主权B.意在维护西班牙的海外利益
C.蕴含着自由贸易的主张D.打击了荷兰的海外殖民霸权
2 . 1853年,俄国以争夺东正教“圣地”为名,入侵奥斯曼帝国。随后,英、法与奥斯曼签订同盟条约,派兵进入克里米亚半岛。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以俄国战败告终。这场战争对交战各国和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政府在战争初期暴露出的问题引发了文官制度改革
B.战败使沙俄面临空前危机引发政府着手废除农奴制改革
C.战后在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
D.战争是对维也纳体系下国际法与外交制度的冲击和挑战
2024-04-17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810月,统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通过多边多轮会议,最终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法国获得阿尔萨斯的大部分领土,确认法国占领的洛林的梅林、图尔、凡尔登三个主教区归法国占有,法国拥有永久驻防菲利普斯堡和部分莱茵河右岸的权利。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8149月到18156月,欧洲各国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召开会议,讨论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和平问题。181569日,由英、俄、奥、普、葡、法、瑞典等七国签署了《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包括正文121条和17条附带条款。主要内容是:恢复波旁王朝对法国、西班牙、两西西里王国的统治,法国保持其1790年的国界,并向反法联盟国家支付战争赔款7亿法郎,联盟国家在法国驻军3~5年。

——摘编自杨泽伟《国际法史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对法国政策的不同并分别指出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亚纳体系处理国际事务的共通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国际法

“国际法历史发展分期的不同划分(部分)”

学者观点
英国学者奥本海分两阶段:格劳秀斯以前国际法的发展和格劳秀斯以后国际法的发展
奥地利学者菲德罗斯分九部分:西亚(近东);地中海地区;欧洲的基督教国际社会;阿拉伯哈里发、伊斯兰国际社会和土耳其帝国;欧洲的列国体制和“古典国际法”;美国革命、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以后的国际法;印度的列国体制;东亚(中国和日本);世界的列国体制和普遍国际法
苏联学者费尔德曼、巴斯金分四阶段:国际法的起源(古代世界)、国际法的形成、国际法的成熟和当代国际法
中国学者杨泽伟分四阶段:一是国际法萌芽期(远古至1648年),它从古代国际法的遗迹开始一直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之前;二是近代国际法(1648﹣1914年),它始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止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三是现代国际法(1914﹣1945年),它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四是当代国际法(1945年至今),它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起点,一直到现在
(1)中外学者关于国际法历史发展的分期有不同观点,依据材料指出各自分期划分的主要标准。
(2)结合所学,对材料中中国学者的观点进行说明。
2023-05-28更新 | 216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625年,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国际法是主权者之间确定并相互认可的一套规则,此书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下列选项属于国际法的是(     
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②《拿破仑法典》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联合国宪章》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2-09-08更新 | 4390次组卷 | 41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北京卷历史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