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期间,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却站在新教国家一方参战,当时法国的红衣主教黎塞留曾言:“人可不朽,救赎可待来日;国家不得永生,救赎惟有现下,否则万劫不复。”由此可知,法国参战旨在
A.强化文化认同B.维护国家利益C.促进民族交融D.发起宗教改革
2 . 1618—1648年,欧洲“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之间爆发“三十年战争”。战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神圣罗马帝国诸邦的“国家主权”,规定荷兰(联合省共和国)和瑞士获得独立地位。这表明该和约(     
A.有助于推动民族国家的发展B.推动了欧洲均势局面形成
C.促进了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D.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2023-04-17更新 | 585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3 . 在法国大革命中,各政权都要求法国公民说法语,以代替许多地区方言,并建立了公立小学来教授法语;在革命过程中还创立了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这些举措旨在(     
A.加强资产阶级政府集权性B.消除封建割据以维护统一
C.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D.增强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4 . 1866年,清政府在处理与朝鲜的关系时,理藩院“依照传统的礼仪”与朝鲜打交道;总理衙门则“全神贯注在令西人信服的推理的方式上,对于礼仪则不甚重视”。这表明清政府(     

A.将国际法与朝贡制度相结合B.全面接受了西方外交理念
C.摒弃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D.开始采用西方的外交制度
2023-06-20更新 | 44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科尔顿曾如此评价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在此的外交家们代表着不承认有任何上级或公共约束的独立势力。再没有一个人能说欧洲在宗教、政治或其他方面具任何有意义的统一。”这说明当时(     
A.教皇权力的彻底丧失B.各国主权意识的增强
C.近代外交体制的确立D.欧洲均势局面的形成
2022-08-28更新 | 932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原创预测(七)历史试题【河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欧洲的12世纪是一个政治运动和政治辩论活跃的时代,人们更加迫切地呼唤更具普遍效率的、能够适用于更广阔地域的法律来取代原先的地方法和习惯法,于是兴起了一场罗马法复兴运动。这有助于
A.动摇教皇权威B.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
C.开辟新的航路D.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021-06-04更新 | 1268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佳合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十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表可知,(       
时间史事
1356年伦敦市长宣布法庭诉讼使用英语
1362年英王爱德华三世颁布了法庭审讯必须用英语的法令
1381年英王理查德二世用英语与瓦特泰勒农民起义代表对话
1385年英格兰规定所有文法学校都要将英语作为教学正式用语
1450年凯德农民起义用书面英语形式呈交起义诉求
A.农民起义促进了民主政治形成B.法制改革孕育了书面考试办法
C.君主专制加强推动了国家崛起D.官方语言变迁强化了民族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代国际体系自发端以来,从西方渐次向东方推进,不断容纳新独立的国家,从主权国家投射出近代国际体系,最终演化成具有环球史意义的世界秩序,其演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对该图解读合理的是(     

A.尊重国家主权与独立是近现代国际体系的基本原则
B.维也纳体系开创了“大国一致”的国际体系的先例
C.凡尔赛体系形成了具有环球史意义的世界秩序
D.维护当今世界秩序的前提是尊重西方国际体系
2024-04-10更新 | 317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后半叶国际法大事记

1856年,欧洲大国与土耳其、撒丁诸国签署《巴黎宣言》,规定了海战法的四大原则。

1864年,欧美十二国签订《红十字公约》,确立了战争法中伤病者及中立人民待遇的原则。

1868年,欧洲十七国签订《关于在战争中放弃使用某些爆炸性弹丸的宣言》,禁止使用一定重量以下的爆炸性弹丸或装有爆炸性或易燃物质的弹丸。

1874年,欧美亚二十二国签署了第一个国际性邮政公约《伯尔尼条约》,并正式成立了邮政总联盟。欧洲十五国签订了《关于战争法规和惯例的国际宣言》,规定作战人员与普通平民区别对待,不准掳掠民物等内容。

1882年,签订了《保护海底电线章程》,对平时海底电线的保护作出规范。

1883年,欧美亚十五国通过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同时设立国际保护工业产权联盟旨在保护专利及商标。

1890年,欧洲各国铁路代表制定了《国际铁路货物运送规则》,并创设国际铁路货运联盟。

——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国际条约集》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后半叶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世纪后半叶国际法的发展。
10 . 下表所示为15、16世纪部分学者关于君权的论述。这些主张(     
论述提出者
统治者为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意大利]马基雅弗利(1469—1527)
国家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君主是国家主权唯一的承担者[法国]让·波丹(1530—1596)
A.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B.折射出欧洲政局的四分五裂
C.表明神权与君权的矛盾缓和D.促进了近代外交制度的推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