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罗马法陷于沉寂,教会逐渐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宣扬“国王的爱好具有法律的力量”、“国王不受法律约束”。这在当时 (     
A.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
C.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D.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
2023-01-11更新 | 210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中国历史评论》杂志主编约翰•罗伯茨说:“近代世界的政治结构有两大基本概念,一是 土地应划分成统一在独立当局之下的区域,它们在确定的疆界内有决定其内部事务的最终 发言权。二是这些区域只要有可能,就应该由具有一体感的人们所居住……这里提到 的就是民族国家形成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即 (     
A.国家政治与经济一体性B.国家主权与民族一体性
C.生活区域与文化一体性D.政治生活与经济一体性
3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每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都享有主权,可以独立地从事对外交往,包括宣战和媾和。这些内容逐渐演变成了国家主权原则。但在欧洲,经常上演小国被瓜分的剧目,比如波兰就三次被周围的三个大国瓜分。这些现象表明(     
A.国际治理体系已经形成B.社会达尔文主义已出现
C.国际体系遭遇现实挑战D.国家主权原则缺乏基础
4 . 中古西欧社会普遍存在这种观念: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地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这种观念(     
A.来源于宗教思想对个性的束缚B.体现出人民对封建领主的忠诚
C.不利于该地区民族国家的形成D.反映了民族意识萌发王权加强
5 . 二战后,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规则体系构成了当代国际法。1945年以来,随着新兴国家进入国际法律制度领域,他们对一些以欧洲为核心的概念和国际法原则、规则的效力提出挑战,并发展出了新的分支学科。由此可知,国际法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B.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C.联合国的建立和推动D.欧洲逐渐走向衰败
6 . 亨利·基辛格说:“克里米亚战争,使维也纳会议费尽心血所建立的梅特涅秩序崩溃。东欧三王国团结的解体,使温和中庸的道德因素自欧洲外交消失。随后是十五年的乱世,继而再出现的稳定却十分不可靠。”维也纳会议(     
A.主要是处理战败国德国B.建立了大国协调的合作架构
C.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保守势力D.推动了欧洲政治民主化进程
7 . 国际法的形成发展与国际关系发展密切相关,下图是某学生制作的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体系图,空缺部分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维也纳、联合国、雅尔塔
B.维也纳、凡尔赛—华盛顿、雅尔塔、联合国
C.维也纳、凡尔赛—华盛顿、联合国、雅尔塔
D.凡尔赛—华盛顿、雅尔塔、联合国、维也纳
8 . 维也纳会议后,欧洲诞生了一个由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英国、法国主导的协作机制,以会议外交的形式试图取得一致同意以处理共同问题,保全公共安宁、保障条约权利和维持维也纳会议所树立的“正统主义”。这一机制(     
A.维护了民族国家的权益B.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途径
C.保障了欧洲的持久和平D.导致了欧洲大国势力逐渐失衡
9 . 1296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布敕令,宣布没有教皇许可,国王既不得向教士征税,教士也不得向国王交税,违者开除教籍。法国国王腓力四世接到这项敕令后立即采取对策,宣布未经国王允许,其臣民不得将金银、货币、武器、马匹输出国外。材料旨在说明中世纪西欧(     
A.人性发展受到教会的严重束缚B.民族国家的意识正在欧洲觉醒
C.天主教会的经济实权逐步丧失D.教会权威受到世俗权力的挑战
2022-10-26更新 | 598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荷兰人格劳秀斯(1583—1645)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对外是不受任何权力限制的独立权,奠定了国家主权内外统一的法理基础。格劳秀斯提出这一法理主要意图是(  )
A.运用社会达尔文主义推动海外扩张B.适应反国家分裂和殖民扩张的需求
C.缓和大国冲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D.鼓吹战争有理,推行狭隘民族主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