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在加强同联合国的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与欧盟、东盟、世界贸易组织等各类国际组织的关系。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A.外交政策发生战略性调整B.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确立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24-06-0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49年6月,毛泽东提出“一边倒”外交战略:1964年7月,毛泽东提出“第二中间地带”理论,即整个西欧、大洋洲、北美的加拿大和亚洲的日本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对美国是不满意”的重要力量。这一变化说明(     
A.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进一步恶化B.中国积极调整对外政策
C.加强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2024-05-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隆会议后,中国同非洲各国的关系不断加强。1956~1964年,中国政府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对非洲提供经济援助,在需要的时候延长还款期限,以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1970~1976 年, 中国援非金额高达 18.15 亿美元,接受中国经济援助的非洲国家由1966年以前的 11个增至1977年的29个,中非贸易总额也从1970年的1.7721亿美元增至1975 年的 6.7126 亿美元。1975 年10月,中国对非洲国家最大的援建项目坦赞铁路(全长 1860公里) 建成通车。此外,中国向非洲派遣大量的专业教师,到中国留学的非洲学生也越来越多。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非洲国家逐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但英、法等西欧国家仍力图保持其在非洲的影响力。即使他们政治上放弃殖民统治,但仍然以援助、投资及培训干部等方式继续维持他们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西欧国家对非洲的援助在很多时候使非洲国家更加依赖外援,根本做不到授人以渔。1966~1969年尼日利亚内战期间,法国就曾向要求独立的伊格博共和国提供大量援助,希望借此染指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摘编自吴秉真、高晋元主编《非洲民族独立简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 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共同背景。
4 . 196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法国前总理富尔时说:“莫斯科三国(备注:苏美英)部分禁核试验条约,你们没有签字,我们也反对。”“我们都赞成在国际上应该维护世界和平,不允许几个大国垄断世界事务。”这表明(     
A.中法建交共同反对美苏霸权主义B.西方孤立中国政策宣告失败
C.中国与西方关系突破迎来新契机D.中国已打破美苏大国核垄断
2024-04-10更新 | 254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截至2022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70亿美元,成为非洲第四大投资来源国。21个非洲国家已经享受98%输华产品零关税待遇。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有3000余家;民营企业占中国在非企业数量的七成以上。中国在非洲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为所在国创造了近30万个工作岗位。这表明中国(       
A.对区域集团倡议积极响应B.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C.在全球治理中起主导作用D.具有合作共赢的大国担当
6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表中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2024-03-18更新 | 244次组卷 | 135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各国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理念指引,以相互尊重为基本遵循,以安全不可分割为重要原则,以构建安全共同体为长远目标,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说明中国(     
A.全方位外交战略的提出B.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C.注重发展睦邻友好关系D.多边外交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8 . 为促进少数民族全面发展,新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等。这些政策有利于(       
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消除各少数民族发展差异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D.推动基层自治的创新完善
9 . 下表是近年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参与的部分国际会议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
A.主导建立了国际政治新秩序B.奉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战略
C.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D.推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2024-01-0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针对西南民族问题采取了“派下去”和“请上来”相结合的政策。一方面派遣民族访问团深入西南民族地区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对少数民族的发展给予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组织少数民族国庆参观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国庆庆祝活动。这些举措有助于(     
A.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B.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推动民族区域的基层自治D.贯彻“三个离不开”的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