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讲道:“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一概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最能体现这一讲话内容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结伴而不结盟”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24-03-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古今西藏地方治理]

材料一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廷在击退廓尔喀侵略后,对西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地位“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前、后藏的噶卜伦以下的各级地方官员和管事喇嘛的选任,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班禅共同简选;所有当地政教事务,“事无大小,均应禀知驻藏大臣办理”;达赖、班禅以及其他大呼图克图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的举行,要受驻藏大臣的监视,然后呈请中央批准,方为有效。其他如审查财政收支、主持对外事务、春秋巡边等,也都由驻藏大臣经管。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建国初期,西藏地区曾是两种政权并存,经过长期曲折复杂的斗争,逐步过渡到区域自治。根据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一方面规定对于西藏现行的政治制度和西藏地方政府,中央不予变更;另一方面也规定,有关西藏国防、外交等重大事宜,由中央驻西藏的代表统一管理,同时在昌都地区已成立了具有人民民主政权性质的人民解放委员会。1956年4月底,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拉萨宣告成立,从而完成了西藏实行区域自治的一个重大步骤。西藏自治区在1965年9月1日正式设置。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和新中国治理西藏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今中央政府治理西藏的历史意义。
3 . 1952年,全国共有36所高校设立俄语系。1964年,《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缩小俄语教学规模。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有29所高校开设俄语专业。同时,俄语专业硕士点得以建立。这些变化表明(     
A.人民教育体制逐渐建立B.国家关系影响外语教育
C.新中国外交正走向成熟D.俄语成为对外语言首选
2023-09-23更新 | 366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美关系改善后,各国政要纷纷访华,而中国却鲜少回访,留下诸多外交“欠债”。1978年1月,邓小平出访尼泊尔、缅甸等邻国,此后中国领导人大规模出访西方国家考察学习。这一变化(     
A.缓和了与周边国家紧张关系B.完善了全球多边治理体系
C.有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D.有助于第三世界和平崛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1年5月,赴北京和平谈判的西藏地方政府首席全权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签订了“十七条协议”,毛泽东称赞其“办了一件大好事”。这是指该行为
A.推动了祖国大陆的统一B.废除了西藏的农奴制度
C.加速了西藏的土地改革D.促进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6 . 1951年政务院发出了《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将“归绥”改为“呼和浩特”,将“迪化”改为“乌鲁木齐”,等等。这种做法
A.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B.旨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文化独特性
C.宣告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正式形成D.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
2022-01-12更新 | 1493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2月)历史试题
7 . 1972年促使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促使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B.美国人民强烈要求改善中美关系
C.美国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D.美中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