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下表为新中国建国初期建交国数量变化表,由此可推断(     
建国初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
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
建交国家数109100
A.建国初外交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其必然性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进展D.“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维护了国家独立
2 . 开国大典前一天,周恩来对外事组强调: “遗留在中国的外国使领馆……(中国政府)均不承认其外交地位。今后的建交工作,要通过谈判进行,要他们表明与台湾断绝一切外交关系,我们才予承认。”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另起炉灶”
3 . 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此印1784年出土于日本,现藏于日本福冈市博物馆。

——《中国古代历史图谱·秦汉卷》下册

材料二   北京政府外交部在继承清外务部的基础上成立,同时又对临时参议院所制定的各部官制加以改革,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的规制……由于当时各方都深切地认知到外交对中国的重要,所以在北京政府内阁中,外交部居各部之首。陆徵祥首任唐绍仪内阁的外交总长,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由职业外交家执掌外交的新时代……北京政府外交部参照西方外交部模式重组,结合实际适时进行官制改革,确定了外交部内部结构与分工,为外交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摘编自易中梅《民初外交部研究(19121916)》

材料三   中国多次公开宣示,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我们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是这样设计的,在实践中更是一直这样做的。

——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2014328日,柏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外交往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政府外交部成立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策和实践的角度说明新中国是怎样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
4 . 2021年11月22日,在国际乒联纪念“乒乓外交”50周年晚宴上,两对中美跨国配对的混双球员亮相,这两对组合双双在休斯敦世乒赛上取得优异成绩。50年前的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中国。上世纪70年代的“乒乓外交”客观上
A.体现了中美正式建交.B.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C.打开了中美交往大门D.扩大了中美间经贸往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9年8月12日,美国情报部门完成了关于中苏关系的国家情报评估,报告认为当前中苏关系改善的可能性极小。8月14日,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尼克松总统说:“苏联是更具有侵略性的一方,如果听任中国在一场中苏战争中被摧毁,那是不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缓和B.国际局势影响美国对华政策
C.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D.美国积极维护中国正当利益
2020-12-16更新 | 920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