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电影电视艺术的不断发展B.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D.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应用
2023-01-07更新 | 317次组卷 | 7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以下“农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例(单位:%)”表,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国家1820年1870年1910年
英国46156
德国804918
法国754942
美国755033
①欧洲农业人口占劳动人口比例呈明显减少趋势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化进程快于英国
③各国大量的农业人口向海外殖民地移民或经商
④侧面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进程并行推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7-21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经济生活变迁

材料一   17201800年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颔占世界总额比例折线图


——依据罗斯托《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整理


(1)依据材料一指出各国对外贸易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形态

工业革命前古典金本位时代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当代
亚欧间长期存在贵金属流动,后扩展到美洲主要局限在先进工业国家共产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制之外世界各国普遍地参与国际金融和货币秩序
货币流量较低资本中等水平流量空前的资本总流量
日交易和周交易24小时交易开始同步的24小时交易
商人和银行网络开始发展起来银行间网络出现,政府之间协议构建金本位跨国银行重新出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国际金融跨国银行业不断发展,广泛的国际监督和管制

——依据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整理


(2)依据材料二归纳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简析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材料三   近现代北京城市规划和建设

民国初期,北京实施了第一次有近代意义的街区规划。随着皇城墙被拆除,封闭的皇城改造成人人可以自由通行的开放空间,皇家坛庙园林也陆续开放为公园。环城铁路建立,北京的城墙打开十余个谿口,建造了15个洋式火车站

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草案)》,通过重塑城市风貌,把北京建成了大工业基地,还修建了大会堂、历史博物馆等十大建筑,开辟圆明园等20多处公园。由于采取“先生产、后生活”方针,导致工业用房和生活用房比例失调,住房供应短缺,生态环境破坏,古建筑被大量拆毁

2017年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一2035年)》。北京市放弃“大而全”的工业体系,转向建设“高精尖”的经济结构。设立雄安新区,建设城市副中心,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构建高效、绿色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老城整体保护,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

——摘编自王崇烈《北京城市更新实践历程回顾》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评析北京城市建设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趋势。对趋势判断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②消费市场不断扩大③各国城市化均衡发展       ④贫困问题得到解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3年至1997年,上海先后架起杨浦、徐浦两座大桥和延安路越江隧道复线,开通运营地铁1号线。另外,还建成了城市内环路高架系统和外环线工程,以及沪宁和沪杭高速公路。1997年10月15日,浦东机场举行隆重开工仪式。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完善
B.上海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
C.改革开放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D.有效地解决了城市道路拥堵的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镇商代遗存中出土了犁、插、耒、耜、镰、铲、锛等制作精良的青铜农具。这说明
A.青铜农具已经取代木石制农具B.青铜农具有向南方传播的趋势
C.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技术先进D.商代青铜文明的发达和传播
2020-10-21更新 | 334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海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7 . 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下图所示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有
A.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2018-11-07更新 | 2028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17-08-04更新 | 6867次组卷 | 125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A卷)试题
9 . 英国咖啡馆

材料   咖啡因超过了包括尼古丁和酒精在内的其他所有药品,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药物。在天然产品的国际贸易中,仅有石油的贸易额高于咖啡。但是,除了埃塞俄比亚高原这个弹丸之地,大半的人类历史长河并没有将咖啡纳入其中。只是在最近四个世纪,它才进入消费市场。

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

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

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

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16589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

——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

有学者认为,咖啡馆的历史不仅是“经济史”,同样也是“社会史”。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024-05-1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人口与社会变化

材料一   15-19世纪世界及部分地区人口变化简裘(单位:百万)

地区

时间

中国

印度

欧洲

非洲撒哈拉以南

拉丁美洲

全球

1400年

70

74

52

60

36

425

1600年

110

145

89

104

10

545

1800年

330

180

146

92

19

900

材料二  下列是部分学者关于工业革命的相关论述。

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势力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地增长,不少工厂主在几十年内便由一个小业主发展为百万富翁,商业、金融责族被推向后台。但是,在政治上,工业资产阶级继续被排斥于议会大门之外,处于无权地位。……他们迫切要求改革旧的议会选举制度,以便能够在议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与责族分享国家统治大权。

1851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70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妇女有283万人,大多集中在纺织业、服装业、帮佣。另外,采矿业、金属业、造纸、印剧、食品、水泥、制砖、玻璃等行业也雇佣了一部分女工。

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后,城市人口的激增,使得城市原有的住房不能满足需要,城市住房十分拥挤。由于城市居住条件太差,导致卫生环境十分恶劣、疾病到处流行。英国工业化初期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煤烟尘和水蒸气的结合,这使伦敦成了世界著名的“雾都”。


(1)阅读材料一,指出世界及部分地区人口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024-04-0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期中冲刺(高频主观题28题)【范围:纲要下第1-5单元】(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