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世纪前后至6世纪,中国主要出口黄金和丝织品。6—10世纪,阿拉伯商人成为印度洋贸易的主力,750年以后,中国的陶瓷外销从有限的奢侈品贸易转变为系统的订制生产和出口,海上贸易扩及日本、琉球和朝鲜。10—14世纪,许多中国大型船舶停泊于印度西海岸,改变了往日“外商来贩”的局面,中国也成为东海、南海和印度洋贸易的主导者之一。15—18世纪中期,中国的丝、瓷器和茶叶出口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且不再经过无数的中间人,也不再通过以货易货的方式进行。

——摘编自李伯重《中国海外贸易的空间与时间——全球经济史视野中的“丝绸之路”研究》

材料二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年12月31日)

材料三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海外贸易发展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这一时期的主要职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2024-05-30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西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118年桑弘羊向汉武帝提出了一个盐铁官营的计划(注:前117年开始实施)。这个计划的要点是:(一)将煮盐、冶铁之事均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以补充赋税。(二)“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三)“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四)“郡不出铁者置小铰官”,管理铁器的专卖事宜。据专家断定“西汉的冶炼生铁的技术,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冶炼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二:明清时期,武汉地区繁荣昌盛,既因为水陆交通枢纽的位置成为“九省通衢”,又因经济发达得以与北京、苏州、佛山并称为“天下四聚”。晚清以来,武汉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城市之一,并建立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湖北枪炮厂等一批中国早期的近代化企业,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近代武汉铁路网的形成,带动了武汉近代化的发展。

杜伊斯堡位于西欧第一大河、德国的摇篮莱茵河畔,是位于德国西部的重要工业城市,被称为德国的钢铁心脏。19世纪上半叶,随着鲁尔区的工业发展,杜伊斯堡也成为著名的煤矿和钢铁生产基地,对德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武汉与杜伊斯堡于1982年建立友好关系,这也是中德两国结成的第一对友好城市。

——摘编自《中德友好省市清单,你在哪座城?》

材料三:包头地区拥有白云鄂博铁矿,煤、石灰石、萤石、耐火黏土等辅助原料也应有尽有。1955年集二铁路建成,苏联通过它向包钢运输了大批建设所需的设备。包钢是建国初期“156项工程”项目之一,在国家统一安排下,来自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干部、工人、转业军人、学生和技术人员怀着建设新中国、支援边疆建设的热情来到包头,成为草原钢城的创业者。1959年10月16日,包钢一号高炉出铁,结束了内蒙古地区“寸铁不产”的历史。包钢和鞍钢、武钢一起成为我国最早建设的钢铁工业基地。

——摘编自《“一五”计划与包头工业基地的建设》

(1)根据材料一,归纳桑弘扬盐铁官营计划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武汉发展的原因,并概括武汉和杜伊斯堡在近现代发展中的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包头草原钢城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影响。
2024-05-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校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7世纪英国的玻璃制造业,煤炭取代木材作为燃料,获得政府的专利许可;以意大利鹅卵石为原料,面向欧美市场供应产品;采取“三班倒”的生产方式,即工人6小时劳动,6小时休息后轮换生产。这些措施(       
A.实现了能源结构转型B.适应了资本积累需要
C.奠定了世界工厂地位D.开启了国家干预模式
2024-05-27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50年代,上海开始筹划地铁建设,但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长期徘徊。改革开放后,上海地铁从战备工程回到市内交通运输上,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城市交通进入立体化时代。这反映了(     
A.技术水平带动城市格局变化B.引进外资完善交通运输体系
C.交通改善提升城市治理能力D.国家政策影响基础设施建设
2024-05-26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表为1883~1921年中国出口的猪鬃、茶、棉花、植物油等四类货物数量(单位:千担)情况。其中甲是(     
商品1883年1893年1903年1913年1917年1921年
201718211519144245430
4152421121327562030


40536444
22576760739832609
A.猪鬃B.茶C.棉花D.植物油
2024-05-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北魏大臣甄琛指出:“今伪弊(指南朝)相承,仍崇关廓之税,大魏恢博,唯受谷帛之输。’这反映出当时(     
A.南北商业发展的不平衡性B.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C.大一统下商品经济的发展D.区域性市场的繁荣
2024-05-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南平市高三下学期5月金科百校大联考测评(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工厂。1872年,英国官方展开了一项调查,采访者询问了约254万人,其中约201万人说自己在工厂工作。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择业观念的变化B.工厂制度的推动C.社会制度的转型D.自由主义的影响
2024-05-2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中国一百六七十处史前栽培稻遗存中可以看出: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水稻的起源地,并在距今5000—4000 年左右推进到黄河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夏商周时期向长江上游.云贵.黄河以北推进,基本上形成了中国古代水稻分布的大致格局。公元1000年前后,稻米已养活了半数以上的中国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种植技术也由最初的象耕鸟耘.火耕水褥,逐渐发展成以耕.耙.耱为主体的水田整地技术,以育秧移栽为主体的播种技术和以耘田.烤田为主的田间管理技术。

——据杜新豪《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一水稻栽培》等整理

材料二   据统计,我国目前现有农作物中,至少有二三百种是来自国外。宋代以前传入我国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亚洲西部,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多为果品和蔬菜,少有粮食作物。明清时期,美洲作物及粮食作物所占比重相对加大,这些美洲作物能够传入中国也得益于地理大发现及新航路的开辟,或是由葡萄牙及西班牙航海者发现美洲大陆后首先将美洲作物带回欧洲后,以欧洲为跳板传入中国,或是传入中国周边地区后再传入中国。概括而言,中国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农作物传播持续了4000余年。

——摘编自崔思明《明清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三   第二条 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第四条.从现在起到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粮食不应当用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第五条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年11月16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水稻生产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至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的来源地.品种和途径的变化,并指出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代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人类为应对粮食安全问题可采取的对策。
2024-05-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上面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1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中国贾湖遗址第一、二期野生型与驯化型水稻小穗轴比例图。据此可以推知,贾湖人(     

A.尚未进入定居生活B.放弃了采集渔猎活动
C.氏族规模较为庞大D.已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2024-05-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龙岩非一级达标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