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包含了283个治方,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医药治方和巫术治方:医药治方包括饮、食、吞等内服法和熏、敷、熨等外用法;很多治方结尾有“善”“已验”等表示有效的词语。下列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西汉医学(     
A.遵循了整体辩证的思维B.关注心理慰藉的作用
C.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联系D.注重病方的治疗效果
2 . 下列对表格中的史料解读合理的是(     
竹枝词

出处

作者

南瓜莱菔杂芸薹,种遍山隈与水隈。
一带平畴将绿绕,好风吹送稻香来。

《利川竹枝词》

吴子丹

包谷根从石罅寻,石田戴土土如金。
秋风莫扫野鸡啄,传说天荒救老林。

《业州竹枝词》

周鲲化

漳濁漳清年复年,鸬鹚陂外水如烟。
桑麻匝地禾苗绿,犹是西门旧溉田。

《业城杂咏》

洪良品

表:湖北恩施竹枝词
A.史料可用于研究当地饮食结构B.此地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
C.表中竹枝词创作于宋初至元末D.此处的百姓生活富足安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时期出现了农贷。《管子·巨乘马》载,对耕田百亩的农夫,在春耕时,国“资(贷)子之币”,等到大秋“子谷大登(熟)”,谷价大减之时,让农民以谷还币,国家把谷又储存起来,以待谷价上涨。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A.土地兼并较为严重B.国家借高利贷盘剥农民
C.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D.货币经济比较发达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160年比萨城市法典、1216年米兰城市法典、德意志的《德意志王国城市法》等出现,这些城市法成为市民实现自治、组建城市机关、开展经济活动、调整市民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城市法庭处理案件依据的是城市法和城市古老的习惯,而不是遵循领主或国王的法律。城市的首席行政官员及其他一些执行官,一般由市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负责处理城市的日常事务。城市法律对征税工作有规定,城市当局也会组织一些市场,“城市生活的高潮期是年市,总是在一个宗教节日或教堂落成礼的纪念日时举行,它不仅带来了贸易的活跃,也带来了精彩的节目和娱乐”。

——摘编自吴丹《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研究》

材料二:民国初期,张作霖父子在东北、阎锡山在山西、李宗仁在广西、陈炯明在广东,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号称“模范省”,产业务求完备,自成一体。1924年时任上海总商会会长的虞洽卿被段祺瑞政府任命为淞沪商埠会办。在以后的三年里,总商会成了上海的实际管理机构。1903年,张謇致力于家乡南通的建设,南通被梁启超称之为“中国最进步的城市”。荣家兄弟则尝试在无锡的工厂里搞一个“劳工自治区”。后世以他们为榜样的,有重庆北碚的卢作孚和福建集美的陈嘉庚等。这些自治试验无果而终,被白吉尔称为“一个不自由年代中的自由主义的失败”。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中的地方自治试验及所学知识,对“一个不自由年代中的自由主义的失败”这一论述进行解读。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地方自治得以实现的主要因素。
2024-05-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表是中国传统文献中有关饮食的记载。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中华饮食(     

内容

记载

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

《黄帝内经太素》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素问·五常政论》

以方药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

《老老恒言》

A.遵循药食同源理念B.浸润者劳动人民智慧
C.凸显鲜明伦理秩序D.根植于传统佛道思想
2023-07-10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公元前2世纪至2世纪,赊买赊卖的商业信用行为在黄河中下游较为普遍。在3世纪,类似的商业信用行为则大为减少。对上述变化解读正确的是,3世纪(     
A.社会动荡增加商业风险B.商业活动逐渐走向规范化
C.文明交融促进商品贸易D.政府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7 . 如表反映了19世纪美国、日本、中国城市的人口结构情况。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美国(1801年)日本(1868年)中国(1893年)
总人口(千人)889231500426000
城市人口(千人)2725520032662
城市人口比重30.6%16.5%7.7%
最大城市人口(千人)94810001000
最大城市占城市人口比重39.9%19.2%3.0%
万人以上城市数49和83289
万人以上城市总人口(千人)2079370016182
万人以下城市数-1 396507100
万人以下城市总人口(千人)646150016480
万人以下城市占城市人口比重23.7%28.8%50.4%
万人以下城市数与万人以上城市数之比2.87.824.6
A.列强侵略加速了中国城市化进程B.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显现
C.城乡经济的差距制约城市化水平D.近代中国城市化受传统市镇经济影响
2024-05-29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所示为东汉与盛唐城市分布的情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朝代

统计年份

黄淮地区

长江—珠江地区

西北

总数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东汉

140

700

59.3%

383

32.4%

98

8.3%

1181

100%

盛唐

740

615

37.5%

964

58.8%

60

3.7%

1639

100%

A.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B.水运交通主导城市分布
C.南方社会比北方更稳定D.关中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9 . 1873年《申报》的一篇文章写道:“自中西通商以后,凡泰西诸国医士接踵而至,药材齐聚而至,如上海一区,西医设立医馆已有数处……无论中西富贵贫贱之人,均可就医于各馆。”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西医受到国人普遍认可B.西医传入有时空差异性
C.东学西渐趋势日益加强D.民众逐渐接受西医观念
2023-07-06更新 | 13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普京认为,发展数字经济,从规模上和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上看,都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正如1920年有作家对列宁关于俄国国家电气化计划的言论表示怀疑,在他与列宁见面后改变了自己观点并表示,无产阶级领袖“看到了未来的世界”。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B.信息科技关乎国家未来
C.数字经济受到各国重视D.国家未来在于技术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