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据考古资料显示,在广东英德市牛栏洞、江西万年县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等遗址出土了距今1万年左右的稻谷遗存。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A.村落推动早期农业产生B.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C.自然环境制约居住形式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开始出现
2 . 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我国剩余产品最早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早期,在磁山遗址的窖穴灰坑里发现了粟的痕迹。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剩余产品的数量和种类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西安半坡遗址中有很多窖穴,用来储藏食物,出土了数斗腐朽皮壳,还有两个罐钵盛满了粟。这一时期剩余产品的出现(     
A.为早期国家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B.有利于私有制的形成
C.是铁制生产工具充分运用的产物D.源于生产关系的质变
3 . 考古工作者在战国时期的赵国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形制相似的布币,其中能确定来自赵国的有5种,韩国的有7种,魏国的有6种,燕国的有2种。这反映出当时(     
A.赵国成为了中原商贸中心B.商贸往来加强了区域经济联系
C.铸币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D.诸侯争霸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2024-01-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考古学家曾在罗马北部的一座古城中挖掘出一幅公元前4世纪的壁画,画面上描绘着和面、擀面、切面的场景;2002年,考古学家在中国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了约4000年前的“面条”,经鉴定,该“面条”的主要成分是黍和粟。这些考古发现可用于印证(     
A.物种交流促使饮食文化趋同B.丝绸之路改变罗马生活方式
C.早期文明的独立性与相似性D.罗马帝国是麦类作物原产地
2023-11-16更新 | 394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考古发现,在战国时期的魏、燕、赵、秦等地区出土了大量铁制农具,其种类有镘、镰、臿、锄、铲、耙、犁铧等。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工商业发展受到抑制B.铁制农具普及全国
C.农业收益得以增加D.冶铁业由官府垄断
6 . 经考古发掘,陕西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何尊,尊上刻铭文“宅兹中国”;湖南长沙出土一西汉后期铜镜,镜上鎏金“中国大宁”;广西梧州出土一东汉鎏金“中国大宁”四神博局镜;新疆民丰出土一件汉代织锦护臂,上书篆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湖北武汉博物馆馆藏汉代“中国人民”五乳神兽画像镜一面。由此可见,古代中国(     
A.国家名称西周确定B.手工业门类较齐全
C.文化共同体较稳定D.文化繁荣影响深远
2023-08-0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出土于四川绵阳的经脉漆雕彩绘经络漆人,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识了人体经络穴位的木质漆人(见如图)。该模型全体涂以黑漆,其上刻有供针灸用的红色经脉路径,与《黄帝内经》的记载有相似之处。该漆雕(     

A.是中国古代医学领先世界的依据B.价值应与医学文献相互印证
C.体现了漆器工艺者丰富的想象力D.构造完整的还原了人体结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