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邮驿通信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历史由古至今,驿站制度在古代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周秦以来,邮驿有不同的称呼。秦朝把“遽”“驲”“置”等不同名目一概统称为“邮”。在秦朝,“邮”负责长途公文书信的传递任务,近距离的用“步传”。在邮传方式上,秦时大都采用接力传送文书的办法,以首都咸阳为中心,“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秦朝还特别重视烽火通信,沿长城内外设烽火台,可以迅速传递边防情报。

——据《汉书·贾山传》等整理

“行命书(诏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

——秦代《行书律》

材料二   清政府在东北、北部、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新设了若干邮驿机构,建成稠密的通信邮驿网。到了光绪年间,驿务萧条,据《河西驿日记》记载,河西驿残破不堪:房屋破烂,马棚倒塌,驿夫饥寒交迫,还有不法的官吏,不断进行勒索,造成文报迟延,通信阻塞,邮务不能正常进行。冯桂芬专门写了一篇《裁驿站议》,大声疾呼:“国家以有限之帑(收藏钱财府库)项,既饱县官私囊,复递无足轻重之例信,亦何贵此驿站为乎?”主张取消驿站,改设近代邮政,既利于官,又便于民。在形势的逼迫下,清政府于1896年始办大清邮政官局,中国近代邮政由此诞生。

——摘编自臧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代驿传系统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邮驿系统出现的问题并分析邮传系统急需转型的原因。
2024-02-2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存在着茶叶商品和其他实物商品相互交换的情况。与茶叶进行交换的主要商品首推马匹,茶马贸易曾经是明代重要的茶叶贸易形式。当发生战争时,政府大量收购茶叶换取马匹,茶价便会提高,战争结束后,茶价就会下降。明清市场多用白银购买茶叶,茶叶和其他商品的交换日渐减少。在茶叶流通中存在着茶叶的赊买赊卖和预付货款等商业信用,一部分茶商演变为包买商。明清时期茶叶不仅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还有国际市场。18世纪末,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平均从中国购买茶叶价值银400万两。

——摘编自孙洪升《明清时期茶叶贸易形式探析》

材料二


——摘编自闻《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茶叶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68~1936年中国茶叶贸易的变化及其成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明清至近代中国茶叶贸易中得出的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城市管理以治安和政治管理为中心,仍实行坊市制度。宋代,随着坊市制度的瓦解,此前的坊门已经废弛,街、坊地界划分已经混乱,在州府及以上城市中形成了以厢统坊的厢坊制,并出现厢坊、壁隅交错并存,行政、民事、赋役、军事等交叉管理的格局,县级城市中则主要以坊进行管理。具体职能方面,厢主要管理行政和治安。壁和隅是军事性机构,其区划与厢、坊交错,主要管理军事、防火和治安,民事则主要由州县政府管理。而坊作为宋代城市中最普遍存在的城市基层管理单位,起初具有行政管理与治安管理等职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厢坊制交叉管理使得坊作为管理单位的特点逐步淡化,成为征收赋役的基层单位,坊与巷日渐混同。

       ——摘编自寇博文、贾莹《宋代江南城市基层管理研究——以厢坊制为例》

材料二   16世纪以来,伦敦作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不断扩张。面对经济、社会的剧烈变化,伦敦的城市形态日趋落后,城市环境不断恶化,政府消极被动的管理方式,并不能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1666年,伦敦大火为城市重建提供了契机。在王室主导下,依靠不断深化的经济社会变革,伦敦依据大火后的城市实际状况,折中设计师提出的重建方案,统一新建建筑规格,着重修建基础设施和标志性建筑,城市功能日趋完备,从而完成城市形态的转变。完成城市转型后的伦敦,自身活力大大提升,也引领了其他城市的建设风潮。

       ——摘编自刘聚《近代早期伦敦城市治理转型研究(1666172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厢房制度形成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世纪英国伦敦城市治理转型成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代与近代英国城市治理的异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以后,市镇在全国范围内大批兴起。广东的佛山镇到明中叶户数过万家,居民大都从事冶铁业,其铁制品远销到国内外市场,成为南方一大镇。江苏的震泽镇、盛泽镇都是因为丝织业的发达而成为丝织业市镇。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采用了拥有自由雇佣劳动者的作坊或工场。……吴江的八斥、严墓等县市旅店、酒馆等服务业发达,“其城内及四门之外皆市廛,圜闺商贾辐辏,货物腾涌”。……上海在宋时才称镇,至明时成为东南交通重镇,人口增至十几万,“襟海带口,舟车辏集”。浙江的乌镇,“当商贾之航,闽粤而漕江浙者,亦咽喉于此。人烟辐辏,环带数千家”。……市镇的兴起与发展,反映了乡村逐步都市化的进程,因而市镇作为城乡间的中介和过渡地带,具有显著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方如金、赵瑶丹《明清市镇经济的特点与影响——以江浙地区为例》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黄河三角洲,市镇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黄河沿岸的齐东、惠民、青城、滨县、蒲台等县因得航运之利,市镇发展就比较迅速。1904 年胶济铁路通车后,周村的商业功能逐渐被新发展起来的济南、张店等地取代。……近代以来,洋油、洋布等廉价产品的大量输入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农民为了获取这些商品,就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农产品来获得资金。且产品开始向国外和国内其他区域输出,输出的品种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经济作物棉花、花生、大豆、烟叶等种植面积扩大,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也出现商品化的趋势,如惠民县有72%的小麦用于出售。

——摘编自王爱民、李靖莉《民国前期黄河三角洲地区市镇的发育》

材料三   1979年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1978—201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7%~18%之间,发展到51.27%。1978—2018年,全国城市由193 个增加到672个,建制镇由2176 个发展到21297个,且建成全国特色小(城)镇403 个,运动休闲特色小(城)镇有62个,国家森林小(城)镇有50个。1981—2017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7438平方公里增加到56 225平方公里。1988—2017 年,全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由7 025 亿元,增加至52.1 万亿元,占全国的63.0%;全国城市道路面积达78.9亿平方米,供水管道达79.7万公里,供气管道达11716 公里。

——摘编自《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发展阔步前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南方市镇的主要类型,并说明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前期黄河三角洲地区市镇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快速阶段的表现。
2024-04-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一直是一首令人荡气回肠的歌。阅读材料一到四,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清朝晋商商路示意图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材料三:1892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该公司采用欧洲现代酿酒技术生产优质葡萄酒,建立了窖内恒温为摄氏11度的亚洲唯一的地下大酒窑,它是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题词“品重醴泉”,以示嘉勉;1915年,在为庆祝巴拿马运河竣工而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酒公司送展的“可雅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最优等奖和4枚金质奖章,“可雅白兰地”因此而命名为“金奖白兰地”,成为世界名牌。这也是中国商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得的殊荣。
材料四: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张裕公司成了一定国有企业。……1994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挟品牌优势,成功发行8800万(B)股,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上市公司,2001年张裕与世界葡萄酒巨头卡斯特集团合作,加速了张裕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几年来,张裕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骄人业绩。
请回答:
(3)“张裕”建立后,仅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世界著名企业,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功发展的原因。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张裕公司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出发生变化的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