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A.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D.集体劳作正在瓦解
2022-03-22更新 | 2095次组卷 | 48卷引用: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曼彻斯特因加工制造的棉纺织品销往世界而被称为“棉都”。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该城因制造业萎缩,就业岗位减少约60%而沦为学者眼中的“收缩城市”。这种变化(     
A.说明英国城市发展的后劲不足B.不利于推动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一步深入的发展D.表明城市生存环境在不断的恶化
3 . 战国时期,铁制兵器较为罕见,大多数只限于楚地。到西汉时期,铁制的长剑、长矛、环首大刀不仅能够被生产出来,而且如灯、釜、炉、剪等铁制生活器皿和杂用工具,都已被广泛使用。这一变化反映出西汉时期(     
A.铁器生产趋向生活化B.冶铁技术水平的进步
C.政府重视铁器的普及D.社会对铁器要求提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历史上既是粮食大国又是“饥荒之国”的这一现实局面,使得历代统治者往往将粮食视为天下之大命的重要物资。《礼记•王制》载:“国家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周礼》把农业看作决定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在社会分工上“以九职任万民”,主张通过建立土地管理机构、加强对粮食生产督促、设置救荒机构等措施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战国法家代表人物李悝鼓励人民“尽地力之教”来增加产量,指出“汆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推行“善平汆”政策。

——摘编自吴宾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材料二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目前可耕种土地资源为13.8亿公顷,人均仅有0.197公顷。由于气候变化、荒漠化、过度开发和不良耕作实践的影响,目前有25%的可耕地资源高度退化。而水资源不足、水资源污染和地下水过度开采已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粮食作物和非粮食作物生产对自然资源的竞争由来已久,在过去20多年里,其本质和强度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使用谷物,如玉米和油菜籽等油类作物生产生物燃料,也极大地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此外,城市人居开发、休闲场所和道路交通建设、工业发展、矿产开采以及木材和其他衍生产品生产等,都对粮食和农业赖以发展的土地、水和生物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增加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成本,并大大降低了小农抵御自然灾害、维护粮食安全和改善生计的能力。

——摘编自何昌垂主编《粮食安全:世纪挑战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的粮食安全思想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粮食安全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2-02-13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这些发明又被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使用机器特别是瓦特的"蒸汽机"代替了原来使用风力、人力等自然性资源;机器的使用突破了原来对建造工厂的种种自然条件的限制,改变了工厂的空间布局;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扩展,一些大型的工厂遍布全国,生产率也不断提高。大批人口从东南乡村地区,流向新兴的西北工业城市,致使新兴的工业区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推动、“冷战”时期的美苏空间争夺、和平条件下的激烈而广泛的国际竞争、垄断资本对超额利润的追求等,都对高新技术的发展提出强烈的要求: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高新科技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维护国际和平、谋求人类共同利益、确保可持续发展等世界性重大问题的出现,也对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产生了影响。上述因素只是提供了必要条件或可能性,最直接的推动力还是现代科技创新体制的确立。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厂制度下英国工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技术革命兴起的背景及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到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B.铁犁牛耕的广泛应用
C.人类掌握了某些动物的生长规律D.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
2021-12-25更新 | 755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14世纪以来人类食物及供给情况简表(部分),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地区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
14世纪欧洲食物以小麦、大麦和稞麦为主,多次陷入粮荒
16世纪欧洲、亚洲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产量极大增加
A.生产技术进步’B.对外大量移民C.新航路的开辟D.资本主义发展
8 . 1978—2005年,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中国实施了近70个无偿的粮食援助项目,总金额达9.25亿美元,有400多个县的3500万贫困人口因此受益。2005年,中国对外援助粮食共计57.7万吨,并于次年起停止接受来自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援助。这一变化表明(     
A.世界各国对中国粮食的依赖程度加深
B.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农业强国与出口大国行列
C.中国保障自身粮食安全的能力增强
D.世界粮食计划署是中国实现脱贫的中坚力量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有着一系列的局限。一方面,由于城市变革更多的属于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过程,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加上持续动荡的社会环境,因而始终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只能说是“半截子”近代化;另一方面,近代因素在中国社会的渗透和扩散,在地域空间上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口岸地区与非口岸地区,在近代化形式和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更进一步讲,中国近代的城市化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外力强制的移植,必然与中国社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从而走上一条扭曲的道路。

——摘编自陈国灿《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思考》

材料二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存在的明显不足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10 . 有学者感叹,“实在很难想象哥伦布时代之前他们(欧洲人)的饮食是何等模样,你能想象没有辣椒的地中海菜,少了辣椒粉调味的东欧菜吗?谁能想象一位无番茄可用的意大利厨子?”他意在强调
A.物种交换促进饮食结构变化B.欧洲各地文化差异明显
C.香料贸易推动了新航路开辟D.人文主义追求现世享受
2021-09-23更新 | 1710次组卷 | 23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