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下表是1650一1990年的各地区占世界人口比例变化表,结合表格与所学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年份欧洲美国与加拿大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总计(%)
1650年18.30.22.20.418.360.6100
1750年19.20.11.50.313.165.8100
1850年22.72.32.80.28.163.9100
1900年24.95.13.90.47.458.3100
1950年23.06.76.30.58.854.7100
1990年15.05.08.50.512.059.0100
A.近代亚洲人口整体减少B.欧洲医药科学发展迅速
C.大洋洲人口总量波动较小D.拉丁美洲生产力进步显著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日常饮料的由来


啤酒
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第一批农业社会用驯化的谷物直接制造的产品。很长时间内,它一直是城市社群中最受欢迎的饮料,因为水的质量并不太可靠。20世纪真正成了一种世界性饮料。

红酒
是地中海希腊和罗马文化的象征,曾长期是西方精英所偏爱的饮料。红酒后来成为世界贸易的一部分,并突出体现于非西方世界精英“西化”上。

蒸馏是阿拉伯人的发明。许多种烈酒在欧洲扩张时期得到传播,特别是用甘蔗酿造朗姆酒。

咖啡
由阿拉伯人引入欧洲,这种异域饮料首先经由咖啡屋在精英中得到普及。19世纪时取代啤酒成为最流行的饮料。咖啡与茶、巧克力一道,推动了对另一种“异域”产品——糖的需求。
由英国人和荷兰人从东方进口,在18世纪变得十分流行。
可可可可树原产于中南美洲,16和17世纪时被移植到东南亚和非洲。18世纪时可可在欧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
可口可
跟许多流行饮料一样,可口可乐最初是一种药用饮料。可口可乐是美国的“国民饮料”,象征着20世纪的美国化、商业化和全球化。

——摘编自【比】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沈贤元译

从上述表格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信息,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重庆市某中学历史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农作物。他们根据曹雨《中国食辣史》、蓝勇《中国川菜史》等著作收集整理了明清时期中国各地关于辣椒的部分早期记载。

名称时间地点记载及出处
番椒万历十九年(1591)浙江《遵生八笺》:“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辣椒万历四十二年(1614)山东《群芳谱》:“番椒,亦名秦椒。白花,子如秃笔头,色红鲜可观,味甚辣。”
辣茄康熙三十三年(1694)浙江《杭州府志》:“又有细长色纯丹,可为盆几之玩者,俗名辣茄,不可食。”
海椒康熙六十一年(1722)贵州《思州府志》:“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
辣椒雍正十一年(1733)广西《广西通志》:“每食烂饭,辣椒为盐。”
秦椒乾隆九年(1744)陕西《直隶商州志》:“结角似牛角,生青熟红,籽白,味极辣。”
黔椒道光二十四年(1844)四川《城口厅志》:“黔椒,其种出自黔省,俗名辣子,一名海椒……可面可食可淹以佐食。”

材料二     史料记载川人“尚滋味,好辛香”,食茱萸与花椒、姜并列为川人喜好的“三香”。随着辣椒传入,四川当地风土气候成为适宜辣椒生长的沃土,辣椒很快被用于烹饪食材之列,造成了川菜以麻辣为突出味型,兼重各种辛香味型的特色。……自乾隆年间开始,辣椒就逐渐代替了食菜萸成为主要的调味品,到嘉庆年间,四川地区的许多方志中已有关于辣椒的记载。辣椒占地不多,不挑气候和土壤,收获期长达半年。光绪《南溪县乡土志》记载,辣椒“二月播子,四月移植”,“粪尤忌晨,初耨治,惟以水和溺注之”。辣椒具有温中下气、开胃消食、散寒除湿的作用,辣椒的火热、刺激能够盖掉劣质食材的味道,能够“下饭”。品种各异的辣椒通过干制、腌制、酱制等方式加工后,产生丰富多样的食用方法。清末徐心余《蜀游闻见录》记载,“昔先君在雅安厘次,见辣椒一项,每年运入滇省者,价值数十万”     

——摘编自于帅《人口迁徙、环境适应与技术改良:辣椒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传播》


(1)从材料一表格信息中能得出辣椒在中国种植传播的哪些推论?说明其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中期以来川渝地区食辣之风兴盛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序号史料内容史料来源
“五谷皆种,以玉黍(即玉米)、荞麦为最,稻获次之。”道光年间
陕西《留坝厅志》
“洋芋(即马铃薯),此种不知所自来。山多种之,山民藉以济饥者甚众。”道光九年(1829
《宁陕厅志》
“包谷、洋芋、红薯三种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产此物,然犹有高低土宜之异。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光绪十九年(1893
四川《奉节县志》
“外来之人租得荒山,即芟尽草根,兴种番薯、包芦(玉米)、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同治十三年(1874
《湖州府志》
番薯“扑地传生,一茎蔓延至数十百茎,节节生根,一亩种数十石,胜于种谷二十倍”。(明)王象晋
《群芳谱》
番薯所需“未半于农功,丰登自倍于百谷”。(清)陈世元
《金薯传习录》卷上
有学者认为,16世纪,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又易于栽培的农作物的传入,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可以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粮食生产革命”。请从表格中提取四条相关信息,对“粮食生产革命”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要求:表述成文,论据有效,论证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据此可知(          
项目1870年1900年
企业总数(个)808669
产量(吨)3200000295000000
投资数(美元)121000000590000000
A.经济全球化推动产业转移B.生产力的进步助推垄断组织发展
C.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需求D.经济危机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实力
6 . 下表为1850—1914年中国国民收入统计表(单位:19364年币值:亿元)据此可知,该时期的中国(     
年份农业工矿交通业服务业国民收入总计
1850181.64181.64
188799.8714.4929.07143.43
1914128.0124.8034.72187.53
A.近代工业发展成就显著B.产业结构未有明显改变
C.民族资本发展停滞不前D.经济发展环境相对稳定
7 . 某学者认为,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合称五次科技革命,其对国际战争影响巨大,如下表所示。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序号核心内容影响
近代物理学诞生火枪和火炮等的发展,使战争从冷兵器战争转变为热兵器战争
蒸汽机和机械革命铁甲战舰和机枪等的发展,使战争从火枪火炮战争转变为半机械化战争
(续表)
序号核心内容影响
电力和运输革命飞机、坦克和航空母舰等的发展,使战争从半机械化战争转变为机械化战争
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导弹和核武器的发展,使核战争威胁和冷战对抗出现
电子和信息革命电子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等的发展,使战争从机械化战争转变为半信息化和信息化战争
A.科技与国际战争互动作用显著B.科技发展扩大国际战争规模
C.武器装备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D.科技革命助推战争形态演变
8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以来公共交通管理领域的若干史实。表中信息集中反映了近现代交通 管理发展的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率先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

2014年2月起,美国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局逐步推行车对车通信(V2V)技术和并制定相关法规

A.机械化B.智能化
C.电气化D.法制化
9 . 下表为中国近代部分铁路修筑信息一览表,表中轨距的差异体现出(     
名称修筑时间(年)路段全长(公里)轨距(毫米)
中东铁路1897—1903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南至大连2 4001 524
胶济铁路1899—1904青岛—济南3951 435
道清铁路1902—1907道口—焦作1541 435
滇越铁路1903—1910昆明—河口4681 000
安奉铁路1904—1905丹东—沈阳302762
津浦铁路1908—1912天津—南京1 0131 485
A.近代中国铁路技术的落后B.不同地区地质条件的特点
C.列强在华争夺铁路修筑权D.列强工业革命进程的差异
10 . 下表反映了宋代江南地区镇江府和秀州华亭县商税收入的状况。这可用于说明宋代(     
地区时间商税收入
镇江府熙宁十年(1077年)39502贯962文
嘉定年间(1208~1224年)206298贯298文
秀州华亭县熙宁十年(1077年)10618贯671文
绍熙年间(1190~1194年)48463贯774文
A.坊市的时空界限被打破B.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减弱
C.商税成为财政主要来源D.市场经营环境较为宽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