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如表为有关唐代医疗情况的相关记录(部分),据表中信息可知当时(     
出处相关记录
吕颂《为张侍郎乞人勤表》管区内“素多瘴疠”,又“绝无医人,素乏药物,深人穷谷,无处市求,任重命轻,何可言疾。”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通州之地,“夏多阴霪,秋为痢疟,地无医巫,药石万里,病者有百死一生之虑。”
李德裕《与姚谏议书三首》“自十月得疾,伏枕七旬,属纩者数四,药物陈,又无医人,委命信天,幸而自活。”
A.民众的卫生意识普遍淡薄B.政府轻视医疗人才的培养
C.地方的医疗资源较为匮乏D.常年战乱使生存环境恶化
2 .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四川成都天回镇老官山出土了四件蜀锦提花机模型,堪称迄今为止世界最早的提花机模型。下列选项中,与提花机朝代相同的是(     
A.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B.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
C.南阳杜诗发明冶铁工具水排D.马钧革新翻车并在民间广泛使用
2023-07-17更新 | 439次组卷 | 5卷引用:选必2第2讲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3 . 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人中流行的一首歌曲唱道:“有位残忍无情的国王,超出了诗人的想象;一位暴君自天而降,白人奴隶都熟知,此无情的国王就是蒸汽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     
A.生产工具改进强化了等级观念B.工业革命造成阶级分化和对立
C.工人阶级觉醒并登上历史舞台D.工人运动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2023-06-01更新 | 947次组卷 | 15卷引用:专题突破卷15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4 . 疾病、防疫与全球卫生

材料一   1910年10月,上海租界发现鼠疫病例,随后迅速蔓延。工部局(租界管理机构,由外国居留民选举产生的董事会领导)以法令形式要求检疫一切传染病。在租界官员眼里,西式建筑宽敞,多用水泥构建,而华人由于房屋低矮、阴暗、潮湿,多用木质材料构建,且四周堆满垃圾,易滋生老鼠,因此华人被列为重点检疫对象。外国职员平常对华人习惯于趾高气扬,被检家庭稍有拖延,立即斥骂;对环境杂乱污秽的家庭,强行进行隔离;不顾华人向有内室不见外人的传统,对所有男女一一检查,致使妇女感到格外羞辱。检疫激起下层民众不满,引发了街头骚乱。

经过华人精英与工部局的谈判,最终华人获得自主检疫权。此后华人通过社会募捐建立隔离病院,大力宣传鼠疫和卫生方面的科学知识,改变了将瘟疫视为神鬼作祟的普遍认知,使检疫得到了民众理解。华人检疫工作一丝不苟,受到舆论好评,最受华人舆论赞扬的是检疫人员对患者的关爱和抚恤。最终鼠疫得到控制,让外人对华人社会刮目相看,华人满怀信心提出:“租界华人与西人同一纳税,断无不能与议之理。此皆我华人自放弃权利之故,我愿嗣后租界上凡有所兴革,我租界居住之华人皆宜举代表列席,不独检查鼠疫一事而已也。”

——摘编自胡成《检疫、种族与租界政治》等


(1)阅读上述材料,解读1910年上海租界鼠疫风潮。

材料二   50年代初期农村血吸虫病(因血吸虫寄生人体导致的疾病,钉螺和粪便是传播途径)疫情严重,且没有针对性的安全药物,卫生人员短缺,这引起毛泽东等高层领导的关注,1955年血吸虫病防治运动开展,发动群众,实行大规模的灭螺和粪管运动。江苏1958年“每天都有几百万群众奋勇作战,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动人景象”。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送瘟神》二首诗,鼓舞了群众的士气。

——摘自余新中《真实与建构: 20 世纪中国的疫病与公共卫生鸟瞰》等

材料三   1980年起,农村开始从集体制转变,群众大范围的灭螺运动已经很难实施。1984 年,血防工作引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控制概念,开始采取人畜化疗为主、易感地带灭螺为辅的措施,同时重视人群健康教育也是血防控制措施的重要方面。1992 年,世界银行提供贷款用于血防控制。各地还进行了疏通河道、修建沼气池等环境改造措施。

——摘编自李林瀚《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演变》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新中国两个阶段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形成原因。

材料四 近代欧洲国家建立了隔离检疫制度, 但不利于海运贸易的发展,由于缺乏统一标准, 容易造成禁运混乱。为此,1851年第一届国际卫生大会召开,试图在疾病控制和经济发展中寻求平衡。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多国公共卫生管理者召集在一起,因此这一年被视为“国际卫生”的起始点。随后,大会定期召开,但这种形式并不稳定,也缺乏约束力。

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卫生”概念兴起,并逐步取代“国际卫生”。“全球卫生”是跨越国家边界的、非一国之力所能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公共卫生向全球范围的扩大和延伸。卫生已不再限于其本身,而是涉及到外交政策、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需要多部门协同,“国际卫生”中依靠卫生部门的应对方式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涉及各国的全球卫生问题,也需要外交的介入。这种卫生与外交的融合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两大成果,即《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国际卫生条例》,这些依靠国际谈判与协商所达成的具有约束力的工具,在应对全球卫生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郭岩《全球卫生及其国家策略研究》等


(3)依据材料四指出“国际卫生”与“全球卫生”内涵的不同,并结合所学加以分析。
2020-05-30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