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7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艘商船将一船茶叶从澳门运往爪哇。翌年,这批茶叶运抵欧洲。
1661嗜好饮茶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为皇后,开启英国饮茶风尚。
17世纪末珍贵的茶叶,用从中国进口的瓷器装好,摆在欧洲富裕家庭议事间的展示架上,人们逐渐开始把糖和牛奶加到茶水里。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支配世界茶叶贸易,并赚取了巨额利润。
19世纪3040年代下午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和时尚的象征,是英国女士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19世纪茶已经成为工薪阶层和中下阶层全天佐餐的标准饮料。那些给工人供应茶水的雇主,发现工人的状态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19世纪6070年代英、俄等国在汉口及附近地区建立工厂,利用蒸汽机等技术就近加工生产国际市场需要的茶叶产品。
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杂糅了日本和服样式的午茶便装。

——摘编自《茶的社会史:茶与商贸、文化和社会的融合》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发展视角对茶叶的历史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茶叶贸易的积极影响。
2024-05-1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关于古希腊经济怎么定性,在西方学术界,长期存在着古希腊是以工商业为主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蓝色文明,与大河流域那些黑土文明、黄土文明形成强烈的对照的观点。但是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碑铭学等材料的积累,对文本史料的重新审视,对旧观点的深刻反思和验证,得出一个普遍的重新认识:农业才是古希腊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是古人最基本的财产形式。下列选项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     
A.人类认知随着时间推移而深入B.应重新研究史料推翻传统观点
C.最新的史料才能丰富历史研究D.历史认知常在否定中得到发展
3 .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早在汉代就出现了《神农本草经》,南朝陶弘景在此基础上撰著了《本草经集注》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苏敬等官员建言朝廷重修本草,以改变当时药物名实混淆、记述不全的状况,获朝廷批准。在编修过程中“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羽毛鳞介,无远不臻,根茎花实,有名咸萃”。两年后修订完成。及奏,上问曰:‘《本草》行来自久,今之改修,何所异也?’于志宁对曰:‘……弘景僻在江南,不能遍识药物,多有纰缪。其所误及《别录》不书四百有余种。今皆考而正之。《本草》之外,新药行用有效者复百余种,今附载之。此所以为胜也。”

《唐本草》共54卷,收录药物844种,其中包括由天竺传入的豆蔻、波斯传入的青黛等多种外来药物;并首创通过绘图来描记药物的形态和颜色标准,有本草图25卷、图经7卷。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变化。在19世纪末,中医界兴起一股汇通中西医的潮流

医学著作《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西骨骼图说》《简明中西汇参医学图说》
中医学堂1885年浙江成立利济学堂;1901年,江西中医学堂开办,教授的知识包括传统医学和西方的新知新事
医学研究1904年医学研究会:1905年中国医学会: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1931年中央国医馆,“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改善疗病及制药方法为宗旨”
医药改良仿效西法,用科学的新法研究中药。上海的粹华药厂、佛溪药厂,即秉此原则而开设,制成了改良的中药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本草》与《本草经集注》相比有哪些发展。
(2)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以“中国传统医学的变迁”为主题,结合所学,对材料二中的信息进行解读。(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4-2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茶贸易与文化交流。

材料   16、17世纪,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重要商品。那些贵妇轮流提供午后茶和咖啡,喝茶仿效中国人的做法,但冲的很淡,饮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所谓的药效。18世纪50年代,富于特色的英式下午茶产生。午后茶成为一种降重而固定的礼仪。当时人们食用丰盛的早餐和没有仆人照料的简单的午餐,直到晚上八点才开始食用正式的晚餐,晚餐后在会客室饮茶。随着英国在全球殖民扩张的加快,茶叶贸易进一步扩大。正如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进入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面积扩大。19世纪末印度已实现揉茶、切茶、培茶、筛茶、装茶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机器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了茶园的扩张。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逐步超过了中国茶,19世纪中期,饮茶的习惯逐渐普及,普通人也开始在午后饮茶。

——摘编自施茜《从中国工夫茶到英式下午茶》等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解读英国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2024-04-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B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世界农产品中食品的贸易数额,18世纪50年代约近400万吨,80代增加了三倍多,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约为4,000万吨,后来历经两次大战,大体上也还维持这个水平,只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又突增了一倍。

1854—58年~1962—66年世界农产品(食品)的出口额(单位: 百万吨)


1854—58年

1884—88年

1901—13年

1924—28年

1934—38年

1952—56年

1962—66年

小麦

黑麦

大麦

燕麦

玉米

牛肉

猪肉

羊肉

黄油

总计

2.5

0.3

0.3

0.2

0.5

0.03

0.04

0.03

3.9

9.5

2.0

1.9

1.4

2.5

0.1

0.3

0.02

0.1

17.82

19.6

2.3

5.5

3.0

6.8

0.6

0.4

0.2

0.3

38.7

23.8

1.9

3.4

1.6

8.4

1.2

0.6

0.2

0.4

41.5

17.3

0.9

2.6

0.8

10.0

0.9

0.5

0.3

0.6

33.9

27.1

1.3

5.9

1.5

5.3

0.9

0.5

0.4

0.4

43.3

54.4

4.5

6.8

1.3

22.3

1.4

0.8

0.5

0.6

92.6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 世界经贸格局越来越趋向于多极化和区域化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间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国家参与到国际贸易市场,农业国际贸易发展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农产品出口的因素并就如何扩大农产品出口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2)根据材料二,任选表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数据进行解读。
2024-03-05更新 | 7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美国与苏联(含沙俄、苏俄时期)工业生产指数(1913年指数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破坏两国工业B.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的经济迅速恢复
C.两国工业均遭到经济大危机的重创D.苏联曾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工业强国
7 . 黍和粟都是小而圆的谷物,构成了古代中国黄河流域最早遇到的烹饪风格的基础。那里的农民生活在小村落里,房子是半地下的,屋顶上盖着厚厚的茅草以抵御冬天的严寒。被洪水和风从上游草原上带过来的粟,像补丁一样散布在黄河谷地,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生了根。据此,解读正确的是(     
A.村落推动中国古代农业产生
B.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水平制约居住形式
C.黄河流域黍粟复种已经相当普及
D.北方旱田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形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胭脂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红色颜料,绘画、化妆品等方面都需要胭脂。红花可直接于纤维上染色而无需媒染剂,是制取胭脂的主要植物。红花在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北魏的《齐民要术》有专章记载红花的种植方法。此外,贾思勰还提到在当时种植红花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到了唐代,红花种植已经遍及全国各个地区。红花的栽培、制作工艺,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元代甚至设置了“红花局”“红花提举司”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摘编自王冬松《“红花”“胭脂”考》等

材料二   1519年,西班牙发现了原产于墨西哥的胭脂虫,用它制作的红色染料是欧洲人见过的最鲜艳、最浓的红色。于是,胭脂虫红成为欧洲主要的红色染料,广泛用于纺织品、化妆品、食品等行业,西班牙人从垄断胭脂虫红贸易中赚取了巨额利润。16世纪,欧洲画家的调色板上也盛行胭脂虫红。17961820年,在墨西哥的年出口总量中,白银占75%,胭脂虫红占12%,蔗糖占3%。在当地的热带低地种植园里,西班牙人强迫非洲奴隶利用仙人掌养殖胭脂虫以提取色素。

——摘编自余玉霞《西方服装文化解读》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红花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胭脂虫红的生产销售带来的影响。
2024-05-20更新 | 503次组卷 | 5卷引用: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则有关马车的考古发现

哈萨克斯坦卡拉塔乌山脉的岩画中的马车形象,时间距今4000年左右。这处岩画中的马车形象,与甲骨文的“车”字完全一致
河南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及小双桥等商代早期遗址,均未发现马骨及两轮车辆遗存;目前尚未发现商王武丁时期(公元前13世纪)以前,中国境内的畜养家马与战车的遗迹
商代晚期的陕西西安老牛坡遗址与山东滕州前掌大遗址发现的车马坑,马车构造与殷墟所见相同;商代晚期遗址出土的两轮马车,结构力学合理,制作工艺精良,且使用了大量青铜构件,绝非初创草成之作
从殷墟遗存看,中国制造的战车在各个方面已远超中亚、西亚地区。进入西周后,战车结构大体因袭商制,并加以改进,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战车之原型

——据于成龙《殷墟战车何以实证早期东西方文明互鉴?》等整理

材料二

材料三   2015年以来,美国将自动驾驶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发布了多项自动驾驶指导政策。美国自动驾驶关注点从小汽车自动化延伸至公交、货运物流,并推动港口、公路多模式多场景示范运营。2020年2月,中国多部门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了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近年来,以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美国以公路智能运维和车联网技术部署为契机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日本以高速公路和重要交通枢纽节点为载体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更新升级,欧洲推动跨国统一的核心网络信息化通道基础设施建设。

——摘编自韩广广等《美国〈智能交通系统战略规划2020—2025〉解读及未来发展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朝后期马车的特点。
(2)材料二为近代早期有确切年代的绘有人力车的绘画,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人力车产生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年来各国加快智能交通建设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交通工具演变历程中得出的认识。
2024-04-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美洲印第安人视烟草为神草,其烟斗文化和雪茄文化被后来的欧洲殖民者继承。烟草最初传入欧洲时,因药用价值而备受欢迎,并被奉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在欧洲特殊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烟草很快由药品发展为逸乐消费品,并得到普及。尽管烟草在欧洲传播的过程中曾遭到反对和抨击——欧洲人初步接触烟草时,对印第安人的烟草非常不屑,认为吸烟是野蛮的习俗,但在中等阶层形成和消费社会兴起的社会条件下,再加上经济利益的驱使,烟草消费在欧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烟草文化在欧洲逐渐实现了本土化的改造,形成了以英国烟斗文化、法国鼻烟文化和西班牙雪茄文化为代表的欧洲烟草文化。

——摘编自荆玲玲《近代早期美洲烟草文化的欧洲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对美洲烟草传播到欧洲及欧洲烟草文化的形成进行解读。
2024-02-24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